每天吃4份超加工食品可使死亡率提高62%
有研究顯示,食用高加工食品,如即食食品、谷類食品和薯片,會增加心臟病發(fā)作或中風的風險。食用高度加工的食物會增加患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
如今人們吃了很多“超加工”食品,包括一些即食食品、含糖谷類食品和汽水,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統(tǒng)計表明,每天食用四份以上的食物會使早死的風險增加近三分之二。超加工食品通常是“即食”的,不能在普通的廚房里制作,因為它們含有工業(yè)物質(zhì),如防腐劑和甜味劑。他們占了在英國買的食物的一半。
一項法國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一個人的飲食中,每增加10%的超加工食品比例,就會增加12%的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如心臟病發(fā)作或中風。西班牙的另一項研究顯示,每天吃四份以上的超加工食品的人死亡的幾率高出62%。
專家認為,超加工食品可能會使人們更不飽,更餓,從而增加肥胖的風險,這與心臟問題和過早死亡有關(guān)。工業(yè)即食食品往往含有大量的鹽和飽和脂肪,但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它們所含的一些化學物質(zhì)可能對身體有害,并使動脈硬化。 這一調(diào)查結(jié)果促使各國政府考慮對加工食品征收更多的稅,以幫助人們削減開支。
澳大利亞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在《英國醫(yī)學雜志》(BMJ)上發(fā)表的一篇研究評論中寫道:“這些發(fā)現(xiàn)增加了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超加工食品與對飲食建議和食品政策有重要影響的不良健康結(jié)果之間存在關(guān)聯(lián)。” ,“飲食建議相對簡單——少吃超加工食品,多吃未加工或最低加工食品。”超加工食品含有很少的全食品,與家庭烹飪的食物幾乎沒有什么相似之處,以前曾與高血壓、抑郁癥和癌癥有關(guān)。
目前還沒有對心血管疾病的調(diào)查,心血管疾病導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死亡,其中約一半在歐洲與不健康的飲食有關(guān)。
一項由法國國家衛(wèi)生與醫(yī)學研究所和巴黎大學領(lǐng)導的法國研究對105519名成年人進行了調(diào)查,他們在工作日和周末的飲食中,分別攝入3300種食物。
當對這些人進行長達10年的跟蹤調(diào)查時,他們所吃的超加工食品比例每增加10%,就會增加12%的心血管疾病風險、13%的冠心病風險和11%的大腦供血問題風險。
在所有超加工食品中,咸點心、汽水和含糖食物與心血管疾病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
納瓦拉大學領(lǐng)導的西班牙研究調(diào)查了近2萬人,他們選擇的超加工食品主要包括加工肉類、含糖飲料和乳制品。他們在調(diào)查問卷中承認,每多吃一次這些食物,人們的死亡風險就會增加18%,癌癥是主要的死亡原因。除了缺乏營養(yǎng)外,加工食品及其包裝中還含有一些被認為對健康有影響的化學物質(zhì)。
一些專家說,很難避免加工食品,而且并非所有食品都有相同的風險。然而,西班牙的研究得出結(jié)論,“針對超加工產(chǎn)品的產(chǎn)品、稅收和營銷限制,以及促進新鮮或最低加工食品的推廣,應被視為改善全球公共衛(wèi)生的重要衛(wèi)生政策的一部分”。也有研究人員表示,重要的是要記住,像這樣的觀察性研究只能顯示一種聯(lián)系。并不能告訴人們這背后是什么。
研究人員對超加工食品的分類非常廣泛,因此,這些食品與增加健康風險有關(guān)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例如營養(yǎng)成分、食品添加劑或人的生活中的其他因素。
均衡飲食應該是什么樣子?
膳食應以土豆、面包、大米、意大利面或其他含淀粉碳水化合物為基礎(chǔ),最好是全谷物。
每天至少吃5份各種水果和蔬菜。所有新鮮、冷凍、干燥和罐裝水果和蔬菜計數(shù)
以土豆、面包、大米、意大利面或其他含淀粉碳水化合物為主食,最好是全谷物。
每天30克纖維:這和吃以下所有食物一樣:5份水果和蔬菜、2份全麥餅干、2片厚的全麥面包和大的烤土豆皮。
選擇一些乳制品或乳制品替代品(如大豆飲料),選擇低脂肪和低糖的替代品。
吃一些豆類、豆類、魚、蛋、肉和其他蛋白質(zhì)(包括每周2份魚,其中一份應該是油性的)。
選擇不飽和油,少量涂抹和消費。
每天喝6-8杯/杯水 。
成人每天應攝入少于6克鹽和20克飽和脂肪(女性)或30克(男性)。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