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  性愛文化  兩性文學

10月謠言盤點:駱駝奶能治糖尿病?量子波動能幫你速讀?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1-18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人民網北京11月16日電 駱駝奶可以治療糖尿病?在洗浴中心洗澡會感染梅毒?哈佛研究出了長生不老藥?面對層出不窮的造謠信息,“求真”欄目根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騰訊政務輿情部和騰訊較真平臺聯合課題組發布的10月中老年人易感謠言榜,對其中的食品安全、社會、科學等熱點謠言進行梳理分析。

一、駱駝奶中含有胰島素,可以治療糖尿病?

輿情熱度 263820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410.2萬

【傳聞】近期,網上流傳駝奶含較高的天然胰島素和類胰島素蛋白質,且駱駝奶不與胃酸反應,能與胰島素一起快速通過胃被腸道吸收,從而具有治療糖尿病的功能。駱駝奶真的有那么神奇嗎?

【真相】糖尿病是一種多病因的代謝疾病, 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隨胰島素分泌及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和蛋白質代謝紊亂。確實有一些實驗認為駱駝奶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等作用,但仍缺少大量的人群臨床研究,有效性尚需進一步驗證。并且,以上實驗均是在聯合降糖藥物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說它輔助是有可能的,但根治疾病絕不可能。

二、“量子波動速讀”讓你用幾分鐘讀完一本書?

輿情熱度 285021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52.5萬

【傳聞】 幾分鐘可以看完10萬字的書、閉著眼睛就能和書發生感應、不需要翻開書本就能理解書中內容……最近,比“一目十行”更令人驚奇的“量子波動速讀”火了。量子糾纏、波粒二象性這些物理現象真能讓人眼動帶動腦動,在幾分鐘內讀完一本書嗎?

【真相】“量子波動速讀”是一種違背基本常識和教育規律的培訓亂象。縱觀眾多量子波動速讀班的報道,幾十課時的課程費用普遍數萬元。10月30日,深圳市教育局已下發通知,要求禁止中小學生參加量子波動速讀培訓。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是誘因,而最終決定掏錢是由于缺少基本常識,沒有辨別能力,科學素養有待提高。

三、液化氣鋼瓶著火,先滅火再關閥門?

輿情熱度 36740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42.1萬

【傳聞】10月13日,無錫一小吃店發生燃氣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引發關注。事件發生后,某博主發布一燃氣著火后是先滅火還是先關閥的消防培訓視頻,該視頻中,一穿白色制服男子聲稱“一旦燃氣起火了,先滅火再關閥”等內容,引發大量轉發。

【真相】10月13日晚,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官方微博“中國消防”辟謠并發布權威答案,液化氣鋼瓶一旦著火,可以根據現場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置措施:閥門完好時先關閥、閥門損壞可先滅火、謹防瓶體倒地,在無法預判和無處置能力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撥打119報警電話,等待消防員到場處置。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同時指出,凡是打著消防員名義推銷產品的都是騙子。

四、在洗浴中心洗澡會感染梅毒?

輿情熱度 19111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7.5萬

【傳聞】近日,梅毒這一傳染病再次進入大眾視野,有些人會聲稱在洗浴中心或酒店洗澡時感染了梅毒,引發了大眾的恐慌。去洗浴中心洗澡、外出住酒店真的這么危險嗎?

【真相】《預防醫學》收錄的論文指出,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引起的傳染性慢性病,可以侵犯全身各器官,人體普遍易感, 梅毒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在我國,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為性傳播, 約占95%,其次為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 易感人群主要包括性活躍者、吸毒者和性亂者等。在酒店使用浴缸馬桶、去洗浴中心洗浴、公共游泳池游泳等感染梅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五、小麥中的麩質對身體健康有害嗎?

輿情熱度 2256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23.9萬

【傳聞】近期,“無麩質飲食”的概念突然火了,一些文章聲稱,麩質中的醇溶谷蛋白是引起人類過敏的罪魁禍首,而且人體沒有對應的、能完全的消化麩質的蛋白酶,殘留的麩質會損傷腸粘膜,引發腸漏癥。小麥中的麩質真的有那么可怕嗎?

【真相】《營養科學詞典》指出,小麥麩質實際上就是“面筋”,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食品。“無麩質飲食”對乳糜瀉病人確實有效。所謂乳糜瀉,指的是對麩質不耐受所致的吸收不良綜合征,此病的發生可能與麩質中的醇溶麩蛋白致病有關,也與機體免疫反應有關 (對麩質內的有害成分) 以及遺傳因素有關,根據國內資料,國人患此癥者頗少。但并無研究表明“無麩質飲食”對普通人健康有明顯好處,對于普通人來說,均衡飲食才是保證健康最靠譜的方式。

六、人類衰老可以逆轉了?

輿情熱度 1833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1.6萬

【傳聞】9月8日,SCI期刊Aging Cell發表了一項研究,表明用于顯示人體生物年齡的“表觀遺傳時鐘”是可被逆轉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人類衰老是可逆轉的。這是真的嗎?

【真相】這項研究確實存在,但是是在“退化胸腺是否能重新恢復”人體實驗基礎上的發現。一位科學家檢測了這項實驗9名參試者生物年齡時鐘的外周表觀基因,結果發現一年后,這些人的生物年齡年輕了1.5歲。然而由于這項實驗沒有設置對照組,僅涉及9名志愿者且實驗僅為期一年,實驗結果尚不可說可靠,還需要進一步的重復性驗證和旁證。因此,雖然這項實驗為改善人類老化這一領域展現了可觀的前景,但公眾為“返老還童”興奮激動還有些為時尚早。

七、吃柿子會得腎結石?

輿情熱度 1184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12.1萬

【傳聞】有些人說,柿子不能空腹吃,柿子不能同海鮮、螃蟹一起吃,吃了會得胃結石,甚至還有傳言稱一個小女孩吃了柿子和酸奶后死亡。我們還能繼續吃柿子嗎?

【真相】吃柿子之所以容易長結石,是因為柿子里含有一種名叫鞣酸的物質,如果大量攝入,同時胃中又有很多蛋白,會結合形成不溶性復合物,與柿子中的果膠、纖維等混在一起形成“胃柿石”,造成消化道阻塞,導致腹痛。不過,吃柿子易長結石的前提是吃鞣酸含量高的柿子,而不是所有柿子。柿子口感越澀,鞣酸含量越高,因此,最好不要吃還沒有成熟的柿子。

八、哈佛長生不老藥能讓人青春永駐?

輿情熱度 1142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1.3萬

【傳聞】日前,有媒體稱,香港某企業生產出“哈佛長生不老藥”,并擬于明年在港交所IPO,產品能從電商平臺上購買。據稱吃藥可以增壽20年。人類真的要實現“長生不老”了嗎?

【真相】實際上,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延年益壽都不是一種因素能決定的。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WHO)還是其他科學專業協會等,都認可健康長壽可以歸納為幾點: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睡眠適宜等。即便未來可以證明一些單一成分物質確實有抗衰老的作用,也需結合這幾大因素來考慮。僅靠服藥并不足以讓人長壽,更不可能讓人永生。

九、偉哥加流感疫苗可殺死90%癌細胞?

輿情熱度 735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1.0萬

【傳聞】近日,SCI雜志《腫瘤免疫》(OncoImmunology)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如果給帶有癌細胞的實驗小鼠使用偉哥(西地那非)等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再配合流感疫苗,可以減少小鼠體內90%以上的癌癥擴散。癌癥真的有了特效藥嗎?

【真相】偉哥是PDE-5(5型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劑,除了著名的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功能,還有其他適應癥,比如治療肺動脈高壓。《腫瘤免疫》的報告中,實驗數據證明了西地那非和流感疫苗的組合能夠抑制腫瘤手術后癌細胞轉移的狀況,這確實為癌癥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但需要說明的是,動物實驗到人體臨床驗證之間還隔著漫長的實驗和論證。在臨床試驗坐實有效之前,還不必對這種治療方法抱以厚望。

十、癌癥自愈源于心臟?

輿情熱度 701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7.1萬

【傳聞】一篇名為《美國科學家揭開終極底牌:癌癥自愈源于心臟》的文章聲稱,心臟能夠分泌一種縮氨酸荷爾蒙,又稱血管舒張因子,能在24小時內殺死95%的胰腺癌細胞,進而能起到徹底控制人體癌細胞的作用。并且,只有在身患重病時保持心情愉悅、積極求生的患者,心臟才有可能分泌這種救命的荷爾蒙。這真的是上帝留給人類的“重生福音”嗎?

【真相】經過搜索可以發現,2003年,威斯利教授確實在國外雜志《臨床調查歐洲雜志》(European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發表了一篇名為《四種肽減少人胰腺腺癌細胞的數量》的文章,而在網文中,2003年的威斯利才剛剛受到好友去世的刺激。由此可見,所謂“旅游抗癌”確系杜撰捏造。那么,這四種肽真的對癌癥有效嗎?在論文中,動物實驗證明這種“心臟激素”對大鼠確實有效,但時至今日,尚沒有相關藥品經過臨床驗證證明對人體有效且安全。如今,癌癥已是一種“常見病”,根據美國癌癥學會的統計,男性的終身患癌率高達39.3%,女性約為37.7%,關于癌癥的焦慮也在人群中不斷蔓延。與其盲目相信奇跡、相信“上帝的底牌”,癌癥患者也許更需要合理調整心態,樂觀面對生活。

【月度點評】立足常識 剝去謠言的科學“外衣”

人民網新媒體智庫助理研究員朱美娟分析認為,10月謠言中,食物安全方面的謠言占比較大,比如“駱駝奶含有胰島素,可以治療糖尿病”“小麥中的麩質對身體有害”“吃柿子會得腎結石”等。另外,秋冬季節到來,流感病毒進入高發期,諸如“偉哥加流感疫苗可以殺死90%癌細胞”此類與身體健康相關的謠言也逐漸增多。

在這些謠言中,有些是明顯不符合認知的,比如“哈佛長生不老藥讓人青春永駐”。我們從小就被告知的一個事實,就是世界上沒有長生不老藥。對于這種存在明顯破綻的謠言,要指出其邏輯錯誤或不符合常情常理的地方,引導大家分析思考,謠言站不住腳,也就不攻自破。也有一些謠言是真假相伴的,它們包含部分真實的要素,然后在此基礎上“引申”出虛假內容。,比如,“癌癥自愈源于心臟”以國外某教授發布的一篇學術文章為基礎,杜撰捏造了“旅游抗癌”的謠言。對這種披著科學外衣的謠言,就需要把原本的事實擺出來,揭穿“偽科學”。(孝金波 燕文青)

*“輿情熱度”系媒體、網民就相關案例謠言及辟謠文章報道、討論情況。數據來源于微信公眾平臺、QQ空間、微博、新聞報道及新聞跟帖評論等公開場景報道、討論總量。“預估關注人數”是基于上述不同場景的輿情熱度,結合各場景中老年關注用戶關注占比情況,以及不同媒體渠道文章的平均曝光量,綜合加權計算得出。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