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理念提出者:硬科技是中國強大必經之路
中新網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博士、硬科技理念提出者、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3日在北京舉行的“硬科技媒體行”活動上表示,硬科技是中國強大起來的必經之路,科技創業是未來30年中國發展的主旋律。
米磊2010年率先提出硬科技概念稱,硬科技是以光電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硬科技一是需要長期研發投入、持續積累才能形成的原創技術;二是具有極高技術門檻和技術壁壘,難以被復制和模仿。
他認為,硬科技是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源動力,人類發展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硬科技發展史,從機械化時代到電氣化時代,再到信息化時代,每次時代更迭都由科技而生,改變社會生產方式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現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經來臨,人類社會向智能化時代邁進,以光子集成、人工智能、基因編輯、腦科學等技術為代表的硬科技將深深影響社會發展。
據介紹,針對中國目前科技成果轉化率很低、導致科技創新無法很好轉化為經濟增長引擎的現狀,源起于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的中科創星致力于打通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的連接,幫助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到產業。
目前,中科創星已經與中科院27家院所77家企業進行產業化合作,并與相關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科創星構建的“研究機構+天使投資+孵化服務+創業培訓”特色科技創業體系,正在幫助越來越多科研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
中科創星成立以來,還深耕硬科技領域投資,通過股權投資和孵化服務,提供資金支持和管理指導,為科技創業者保駕護航。米磊表示,在硬科技投資的各個階段,早期投資顯得尤為重要。硬科技早期投資的考驗在于專業和耐心,需要“看得準,投得進,幫得上,耐得住”。
隨著科創板的推出,硬科技企業投資鏈條逐步完善。米磊認為,硬科技是“骨頭”,實體經濟是“肌肉”,虛擬經濟是“脂肪”,金融是“血液”。國家經濟健康發展核心在于強肌壯骨,血液則是強肌壯骨的重要基礎,設立科創板就是從宏觀建構上將金融創新和科技創新統籌起來。
中科創星2013年發起成立中國國內首支專門針對硬科技的天使投資基金,目前管理10支基金,總規模突破53億元人民幣,投資280多家硬科技企業,投資領域覆蓋光電芯片及光學領域、人工智能及信息技術、生物醫療、先進制造、商業航天等,已形成光電芯片、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產業集群。
聚焦硬科技發展的“硬科技媒體行”活動由中科創星主辦,米磊做“硬科技改變世界”主題分享,同時,中科微精、中儲國能、國科天迅、中科馭數、中科慧遠、九天微星、中科聞歌、中科微針、中科天塔、中科望遠等中科院科技成果孵化的10家硬科技企業也進行展示。(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