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免費拿?手機1元購?小心“購機惠”成為分期貸
眨個眼就算授權,小心“購機惠”成為分期貸
營業員熱情推銷業務,卻閉口不提貸款實質;消費者眨個眼就“被辦理”分期貸款,只要忘繳話費就會經歷“爆炸催款”
商家在消費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的情況下,只強調優惠,不提風險,誘導其購買存在較高風險的金融產品,明顯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手機免費拿”“手機1元購”“信用購機”……近年來,一些電信營業廳里出現了大量的“購機惠”政策,買手機時只要對著營業員的手機眨個眼進行身份認證,就可以得到幾百到幾千元不等的優惠。
有這么好的事兒嗎?記者在北京、杭州等地走訪多家電信營業廳發現,一些營業員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存在私自為客戶辦理分期貸款業務的現象。
欠了話費卻被催貸
2019年9月,小薩收到一條催債短信,被告知“已經逾期四天,翼支付合約機欠款50.08元,近期將上傳逾期信息至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
小薩對此一頭霧水,因為她從來沒辦理過這項業務。后經查詢得知,原來是她在去年1月,到電信柜臺辦理“碎屏險退費”業務時,“被辦理”了這筆叫“橙分期”的業務。
無獨有偶,從未辦理過貸款業務的張女士也經歷了“被催貸”。2018年8月底,張女士到電信營業廳買手機。營業員稱,只要辦理每月99元話費的電信套餐(含三張無限流量卡),買手機就可以直降800元。
張女士沒有猶豫就辦理了業務,售價為999元的手機,她只花了199元。然而,接下來的日子,只要忘交話費,張女士就會經歷“爆炸催款”。催款電話和短信中屢次提到如不繳費將“影響征信”。
張女士查詢發現,橙分期是某金融科技公司與中國電信合作推出的分期消費模式,為電信用戶提供0元購機、話費還款的分期服務。
難道“熱情”的電信營業員辦理的直降800元手機優惠是一筆貸款嗎?
2019年6月,張女士到營業廳要求注銷賬號,卻被營業員告知,必須交滿當時優惠的800元,還有違約金1000多元。張女士無奈地交了近2000元后,才最終銷戶。
杭州市民陳女士也反映,除“送手機”外,在辦理電信業務時,營業員還以送電視、電動自行車、手表、流量以及幫繳物業管理費等名義,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辦理了分期貸款。
記者調查發現,“被辦理”橙分期業務的消費者越來越多。自2019年1月到9月底,多名電信客戶發帖稱,自己在辦理電信業務時,遇到了此類問題。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因不知道這筆分期貸款的存在,結果出現逾期記錄。
- 1
- 2
- 3
- 下一頁
- 全文閱讀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