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培育發揮群策群力 選拔方案助力小微公共空間再生
“微空間·向陽而生——朝陽區小微公共空間再生計劃”方案公開選拔評審暨頒獎活動現場。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 “微空間·向陽而生——朝陽區小微公共空間再生計劃” 方案公開選拔評審暨頒獎活動于1月13日在北京舉辦。選拔會由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朝陽分局聯合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社區培育基金、朝陽區民政局、朝陽區農業農村局、北京工業大學共同主辦。選拔會最終評選出5支優秀項目團隊,并現場頒獎、各給予約10萬元的實施資金支持及1萬元的設計補助。
為貫徹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朝陽分區規劃,探索社會基金支持、責任規劃師助力的街區更新改造路徑,2019年11月1日起,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朝陽分局等單位發起“微空間·向陽而生——朝陽區小微公共空間再生計劃”,面向朝陽區責任規劃師及相關實踐團隊征集改造試點項目,共收到朝陽區21個街鄉的50份項目。
2019年12月,其中16處項目初步設計方案經過第一輪評審會及網絡公眾投票,評選出安貞街道、常營鄉、大屯街道、東湖街道、南磨房鄉、雙井街道、太陽宮鄉、小關街道等8處項目參加今天的項目展演評審活動,現場爭取實施資金支持。
項目展演現場。
在此次方案公開選拔評審會上,8支項目團隊通過視頻、模擬采訪等多種形式匯報了設計方案與組織工作。相關領域專家對8支團隊進行打分點評,最終評選出5支代表性試點項目團隊,分別為太陽宮鄉、雙井街道、小關街道、南磨房鄉和常營鄉。最具人氣獎、最具創意獎、最佳組織獎、最佳協同獎等獎項也同步頒發。同時,昆泰集團、首鋼基金、樂成集團等具有潛在投資意愿的企業代表,也表示將對相關實踐項目及活動提供補充實施資金支持。
活動現場特邀主辦方領導頒獎并總結致辭。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趙蓬奇表示,“設立社區培育基金的初衷就是為城市創新、社區發展搭建一個平臺,通過提升社區服務水平,整合各種資源,推動城市更新的實踐。”
頒獎現場。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劉軒表示,“開展社會基金支持、責任規劃師帶頭的小微空間更新改造試點活動,是朝陽區落實城市總體規劃的典型舉措。責任規劃師們要時刻牢記‘責任’二字,有情懷、講原則,以當好責任片區的‘規劃管家’為己任,積極參與到責任街區規劃建設工作中去。”
“此次活動緊扣‘七有’‘五性’需求,從解決群眾關心的‘痛點’‘難點’問題出發,全程邀請群眾參與設計并由群眾共同維護運營,創新運用了社會資金支持、政府服務保障、責任規劃師領銜、社區居民廣泛參與共治的模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朝陽區區委副書記王旭在大會上表示。
據了解,此次活動選拔出的實施試點項目,將啟動施工準備工作,計劃于今年3月15日啟動施工,5月底前全部項目建設完成并向百姓開放使用。期間主辦方將會同相關部門全程跟蹤服務項目實施并做好全過程立體宣傳,也將繼續動員有責任心的社會企業廣泛參與支持城市更新改造,作為政府投資的有益補充,繼續探索一條“社會資金出錢、責任規劃師出智、各級政府部門出力、人民群眾滿意”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朝陽而治”模式。(晉偉棟)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