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燒烤小哥劉洋:“壞孩子”的逆襲
正在燒烤的劉洋。照片由受訪者本人提供
18歲之前,劉洋是很多人眼中的“壞孩子”:不愛學習,花錢大手大腳,在18歲的青春叛逆期,當了“高考逃兵”。
今天,他成為很多人的榜樣:參與志愿服務,資助貧困學童,重新拾起書本,為參加自學考試而努力。
他用實際行動證明,改變,從來都不晚。
有些人生際遇是難以預料的。比如劉洋當“高考逃兵”的2014年夏天,他一個人在公園閑逛,偶遇了“呂媽”和十幾個留守兒童。
“我站在角落看了很久,幾位老師帶著十幾個孩子,玩得很開心。”劉洋站在一旁,不知道他們是誰,卻還是不自覺地跟著開心起來。
有位年長些的老師發(fā)現(xiàn)了劉洋,邀請他加入游戲,主動與他攀談。“他們都是留守兒童。”劉洋看著孩子們的笑臉,內(nèi)心的某個角落仿佛被觸動,他說不上來那到底是什么。劉洋有些猶豫、退縮,沒有加入孩子們的游戲。
“你可以關注我們的活動信息,如果感興趣,就和我聯(lián)系。”主動跟劉洋聊天的人,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準格爾旗義工協(xié)會會長呂海英,一位做了20多年公益的老義工,被周圍人親切地稱呼為“呂媽”。
此時的劉洋,并不知道什么是“義工”,也不知道何為“公益”,只是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可以參與。他的心里,被種下了一粒種子。
此后的日子,劉洋找到了工作,成了燒烤小哥,每天下午3點去燒烤店上班,忙到凌晨3點打烊,然后回家睡覺,日夜顛倒。
他真正行動起來,是在2017年五四青年節(jié)。朋友圈里有人轉發(fā)“準格爾義工”活動招募的信息,他突然記起了在公園玩耍的孩子,3年前埋下的種子開始萌芽。他毫不猶豫地邁出了第一步,報名成為活動志愿者。
“同樣也是跟留守兒童一起玩,一天的陪伴,做游戲,講故事。”劉洋說,那次活動沒有特別之處,但他很激動,“就感覺是真正幫助到他們,那種心情有點說不出來。”
劉洋清楚記得,那次活動的名字是“愛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