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群眾最需要時沖鋒在前
這是一支特別能戰斗的隊伍,熊熊大火、滔滔洪流、滾滾落石,有他們召之即來、戰之必勝的身影;
這是一支特別能奉獻的隊伍,喜樂佳節、舉國歡慶、闔家團圓,有他們舍小家為大家、24小時駐勤備戰的身影;
這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的隊伍,林海孤島、雪域高原、山地戈壁,有他們恪盡職守、苦練本領的身影;
他們,是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
2018年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并致訓詞。他強調,國家消防救援隊伍要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給人民以力量,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英勇奮斗。
一年來,應急管理部黨組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授旗訓詞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邊轉制、邊應急、邊建設”的基本思路,蹄疾步穩推進消防救援隊伍改革建設發展。全國應急管理部門和消防救援隊伍忠實踐行授旗訓詞精神、竭誠履行職責使命,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定位,守護百姓安寧
“改革轉制后,你們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承擔著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黨和人民對你們寄予厚望。”授旗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這樣指出。
接過旗幟,就扛起了責任;銘記訓詞,所以不畏艱險。
在山西鄉寧,山體滑坡導致多棟建筑物垮塌。廢墟瓦礫中,消防指戰員與時間賽跑,137小時,清理挖掘土方量1.2萬余立方米,轉移疏散周邊群眾900余人,成功搜救33人;
在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爆炸。近4500立方米的物料同時燃燒,130多種;烦掷m釋放有毒易燃煙氣。進,一旦處置不當,可能瞬間被火海吞沒;不進,可能引發二次爆炸和次生災害,造成更大傷亡。最終,在調集充足滅火藥劑后,930名消防指戰員、192輛消防車、20臺重型機械,經過10小時連夜鏖戰,將大火撲滅,及時拉網式搜救出86名被困人員;
在東部沿海,新中國成立以來登陸我國華東地區的第三強臺風“利奇馬”來襲,風雨強度大、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消防救援隊伍提前預置力量、頂風冒雨,投入指戰員4.6萬余名,營救疏散遇險和被困群眾1.4萬余人;
……
災害無情,卻總有這樣一群英雄,用生命踐行著“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鏗鏘誓言。
今年3月30日,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發生森林火災,火情如得不到控制,不僅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生態破壞,還將危及附近群眾生命安全。涼山森林消防支隊指戰員緊急出動,在撲救過程中,突發林間可燃氣體爆燃,瞬間形成巨大火球,27名指戰員壯烈犧牲。
青山為證,浩氣長存。黨和人民不會忘記——“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懂了你們的赴湯蹈火”“英雄,一路走好”……人民群眾以各種形式寄托哀思,表達對烈士的懷念。
他們的戰友不會忘記——“兄弟們!為了勝利”“擦干眼淚,繼續戰斗”,廣大指戰員化悲痛為力量,以臨危不懼的擔當勇氣,繼續奮戰在任務一線。
一年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完成120多萬起應急救援任務,營救疏散66萬多名遇險群眾。從去年11月處置金沙江、雅魯藏布江堰塞湖4次,到今年應對超強臺風“利奇馬”,都是歷次同等級災害中損失最小的。
適應“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要,推進提質強能
一年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把習近平總書記授旗訓詞精神作為建隊治隊、強隊興隊的根本方針,著力推進隊伍轉型升級、提質強能。
機降投送、索滑降投送、吊桶水箱滅火……云南昆明,一場直升機森林滅火訓練正在緊張進行!拔髂仙絽^和東北平原還不一樣,山高坡陡、小氣候多變,飛行難度大。”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直升機支隊副支隊長張英海告訴記者,他們正在全力打造一支融日常巡護、空中投送、偵察指揮和滅火實戰于一體的森林航空消防主力軍。
這只是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全面加強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一個縮影,更多的轉型升級正在加快推進。
——機制持續優化。
今年3月29日,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發生森林火災,火場上空濃煙滾滾,火場坡度大都在60度至90度之間,站桿倒木遍布,撲救難度極大。
危急時刻,應急管理部啟動應急響應,指導火災撲救工作。森林消防局緊急調集內蒙古、甘肅兩個森林消防總隊和機動支隊共1300名指戰員千里馳援,在當地軍警民配合下連續鏖戰七晝夜,打了一場聯合制勝的滅火阻擊戰。
“這得益于決策快、增援快、撲打快,科學高效的組織指揮和有效順暢的力量協同,為贏得滅火最終勝利創造了重要條件!睉惫芾聿可窒谰謪⒅\長兼火災防治管理司司長彭小國介紹,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實行統一領導、分級指揮。發生重大災害事故時,應急管理部統一調度支援,力量調派更加迅速,作戰行動更加高效。
——能力顯著提升。
“本領恐慌”,是記者采訪消防指戰員經常聽到的一個詞。轉制前,消防救援隊伍主要履行防滅火和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職責;轉制后,水災、旱災、臺風、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交通、;返仁鹿识紝儆诰仍秶,成為主責主業。今年以來,消防救援任務人均增加30%以上。
為適應“全災種”“大應急”救援需要,全體消防指戰員都在行動:不懂的,學!不精的,練!
在地震頻發的四川,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勤練狹小空間救援、巷道平衡移除等技能;在雪線海拔超過5500米的高山上,國家高山救援拉薩大隊苦練冰雪攀爬、固定點制作等科目;在臺風多發的東部沿海,福建森林消防總隊進行水域救援、潛水打撈、孤島橫渡救援等訓練……
目前,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在全國布點建設了27支地震、山岳、水域、空勤專業救援隊和6支跨國境救援隊,2個消防救援搜救犬培訓基地,在各省份組建了機動支隊、抗洪搶險救援隊,各地同步組建了246支工程機械救援隊、近3000支各類專業隊,在黑龍江和云南分別建設了北、南方空中救援基地,在實戰中錘煉隊伍、磨合機制,提升綜合救援能力。
——區域不斷拓展。
從區域性作戰向跨區域、跨國應急救援拓展,是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經歷的又一個轉變。今年3月24日至4月4日,應莫桑比克政府請求,中國救援隊赴莫桑比克開展國際人道主義救援,贏得了莫桑比克政府和人民的高度稱贊以及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此次救援行動是應急管理部組建后,首次派出由消防救援隊伍參與組成的中國救援隊赴境外開展國際救援。
“授旗儀式后不久,我們就接到了組建中國救援隊的任務。說實話,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也是一項重大的挑戰!睉惫芾聿肯谰仍肿鲬鹩柧毺幐碧庨L何寧回憶,應急管理部首次將機構改革后的消防救援隊伍、應急總醫院等部門和力量進行融合,架構起適應綜合任務要求的國際救援隊伍組織體系。一年來,中國救援隊累計完成214天、2280課時的封閉培訓和6次實戰演練,隊伍綜合救援能力大幅提升。
就在今年10月份,中國救援隊與中國國際救援隊順利通過聯合國國際重型救援隊測評復測,中國成為亞洲首個擁有兩支獲得認證的國際重型救援隊的國家。
“在莫桑比克救援時,當地百姓微笑著對我們說‘中國、中國’,內心特別自豪,這也展現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責任與擔當。”中國救援隊隊員、北京消防特勤支隊高米店中隊指導員馬俊宇說。
走出中國特色消防救援隊伍建設新路子,不負人民期望
從“橄欖綠”到“火焰藍”,對于身份的轉變怎么看?“我的初心沒有變,都是為了人民!币幻鶎由窒绬T用很樸素的話回答。
這名25歲的消防員叫歐明亮,是汶川大地震中被救出的幸存者,當初他所在的中學幾乎被夷為平地。從事消防事業,他內心揣著感恩與責任,“我是幸運的,希望救助更多的人!
“不要沖在最前面”“找個穩當工作”……面對無情的災害、隨時可能的犧牲,這群年輕人不是沒有遇到過勸阻。
為何不離開?他們幾乎都反問了同一句話:“艱險的工作都不干,那誰來干?”
在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保山支隊騰沖中隊,隊員們都能跳上一段具有民族特色的竹竿舞。“這是當時我們去一個傈僳族村寨滅火,當地村民為了表示感謝,跳給我們看的!彬v沖中隊中隊長竇國輝很感動,“每次滅火結束,老百姓都圍上來,往我們懷里塞東西,追著車揮手告別。那一刻覺得,啥苦都值了!”
如今,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加入這個艱險而崇高的事業。
今年1月,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錄消防員。前雪豹突擊隊隊員、國際學校音樂老師、大學畢業生……懷著“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的使命,一大批高素質、高學歷優秀青年加入隊伍,奮斗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目前,首次招錄1.4萬余名消防員已入職培訓。
“我們也清醒認識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消防救援隊伍建設新路子,不可能是一蹴而成的,盡管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很大差距。”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兼教育訓練司司長張福生說,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將加大救援理念、組織指揮、聯動機制、專業訓練等方面的改革創新,提升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
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時刻準備著!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09日 01 版)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