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排十三次隊變為一窗通辦
剛買了新房,聽說登記手續還挺麻煩,湖南常德市民畢敬超心里打鼓。沒想到,走進常德市政務服務中心三樓大廳,在一個窗口,不到10分鐘,新購置房屋不動產登記并轉抵押手續就完成了。畢敬超大呼意外。
要說兩年前,還真不是這樣。大廳里,群眾挨個窗口跑,很多人反映,“辦一次事,要跑兩層樓,9個窗口,排13次隊。”
常德市委、市政府下定決心,要把這件事作為重點民生實事來抓,力促不動產登記中心改革提升服務。
原來,不動產登記涉及好幾個部門,雖然發證機關在不動產登記中心,可是牽涉稅務、房管乃至財政、銀行、法院等單位的事項也不少。這些單位的辦事窗口雖然聚到了一棟樓辦公,可還是各自有自己的一套程序。群眾挨個窗口跑,辦事時間一點不見少。
改變,從優化辦事流程開始。“要讓群眾少跑腿,部門協同是關鍵。” 常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陳世鋒說。
為此,不動產登記中心全員利用下班時間接受培訓,努力打通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為了不耽誤群眾辦事,“每個人桌上擺兩臺電腦,一臺存著房管部門的數據庫,一臺連著不動產登記中心,遷移數據全靠手工。”中心工作人員李胥昊說。
在轉變工作方式的同時,不動產登記中心抓緊推進軟硬件建設。上線微信平臺、實現在線預約、建立信息共享和業務協作實施方案,與稅務、財政、銀行、房管、法院等部門共享數據信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操作后,過去鬧哄哄的等候大廳,如今秩序井然。
現在,常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建立延時預約服務制度,接連設立4個街道辦證點,每周三上門為特殊人群服務,不斷延伸服務的寬度、廣度和深度。
“以前是群眾找服務,現在是服務找群眾。” 常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副主任郝冰說。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13日 11 版)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