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  性愛文化  男歡女愛

一個健康村的誕生:蒼溪縣五龍鎮三會村的經歷被重點推薦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1-28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小村莊之變

  過去

  ●亂扔垃圾、不刷牙等是三會村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

  ●提出要爭創健康村,一些村民還很不理解,表示“學這些又當不到飯吃,還是多講點果樹種植的知識”。

  現在

  ●三會村每個組都建立了垃圾收集點,還有籃球場、乒乓桌、健身器材等。村子變干凈,家里變整潔,運動有場所。

  ●三會村成功達標健康家庭戶324戶,占總戶數88%,健康知識知曉率75%、平均健康行為形成率76%。

  11月25日一大早,廣元市蒼溪縣五龍鎮三會村村民張宗保要到自家的地里去種菜,出門時他把家里的垃圾收集起來丟在家門口村里統一建的垃圾桶里。“以前,我們村里大多數人都是把垃圾隨手丟在門外的土堆上,時間一久臭味大。”張宗保說。

  丟垃圾習慣的改變,是從2017年5月三會村創建健康村開始的。作為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省各地都在積極創建健康村,三會村正是首批創建成功的健康村之一。11月7日,國家衛健委舉行的全國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進展發布會上,三會村的經歷被重點推薦。

  一個健康村是如何誕生的?又會給村民的生活習慣乃至精神面貌帶來怎樣的變化?近日,記者走進三會村一探究竟。□本報記者 石小宏

  1

  從不積極到積極

  通過一對一講道理、積分獎勵等辦法,村民消除疑慮,積極投入到健康村創建中去

  平整的柏油路、統一的垃圾回收箱、隨時更新的健康宣傳欄、標準化的村衛生室、干凈的兩層民居……11月25日,當記者走進三會村時,所見所聞讓人眼前一亮,很難相信這里曾是一個臟亂差的村莊。

  “以前村里人不僅收入低,衛生習慣還不好,亂扔垃圾、不刷牙等是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五龍鎮衛生院醫生庹寶露告訴記者,當時的三會村到處都是垃圾,由于缺乏健康常識,有的村民生了病也不去看醫生,結果小病拖成大病。

  而在三會村村委會書記淳正森的記憶里,那時候村民們不但健康知識缺乏,而且對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并不積極。“2017年5月,我們提出要爭創健康村,希望村民定期去村農民夜校聽健康講座,每家選一名‘健康明白人’,不要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爭創‘健康家庭’等,一些村民還很不理解。”淳正森回憶,甚至有村民說“忙到插秧子,哪有時間搞這些”“學這些又當不到飯吃,還是多講點果樹種植的知識”等等。

  如何扭轉觀念,調動村民的積極性?“我們覺得關鍵先要給大家把道理講通,讓村民曉得健康習慣的養成,對自己和全家的幸福生活很重要。”淳正森說,他們與鄉村醫生一起,利用入戶巡診機會,一對一地勸說村民。村民趙興春說,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簽約村醫鄧家平在入戶時一個勁地對他講,沒有健康生活方式,如果生了病,掙了錢也留不住。“他舉了一些周邊實實在在的例子,我聽了覺得是這個道理,應該多學點健康知識。”趙興春感嘆。

  同時,村里還采取獎勵的辦法,由村集體出資,凡被評選為健康家庭的都會得一定的積分,這些積分與環境治理、社會公德等積分進行累計,超過80分的便可以憑積分在村里的超市兌換物資。去年底,被評為健康家庭的村民沈治忠的積分累計達到103分,在村里超市兌換了近120元的米、面、油等。有榮譽、有獎勵,這種做法增強了村民對爭創和保持健康家庭的積極性。

  在用有效制度激勵大家的同時,居家環境實實在在的改變,也提升著三會村人對創建健康村的興趣。蒼溪縣結合新農村建設實際,開展改廚、改廁、改水、改圈,建沼氣的“四改一建”行動,許多三會村村民住進了有水沖式廁所、明亮廚房的新居,三會村每個組都建立了垃圾收集點,還有籃球場、乒乓桌、健身器材等。村子變干凈,家里變整潔,運動有場所,看到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村民對創建健康村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

  2

  從壞習慣到好習慣

  村民潛移默化中養成健康生活習慣,近九成的家門口掛上了“健康家庭”牌子

  在三會村村委會前有一個新建的廣場,廣場邊上是剛剛換了新內容的健康宣傳欄,一組健身器材上幾個村民正在運動。每天晚上7點,廣場上都會準時響起音樂,三三兩兩的村民從自家來到這里,伴著優美的音樂聲跳起城里人的廣場舞。50多歲的侯文慧就是廣場舞的擁躉,只要有時間她一定會出現在跳舞的人群中。“以前吃了晚飯要么就是耍手機,要么就是守著電視看,經常一看就是幾個小時。”侯文慧說,她是農民夜校里健康大講堂的忠實聽眾。課上老師講了,跳舞對身體有好處。

  在健康村創建過程中,大量像侯文慧這樣的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改變著生活方式,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我現在每天都要按時吃降壓藥。”在村民黃映江的二層新居里,他拿起家里的常備藥箱說,藥箱是村里為每戶家庭免費送的,里面有創可貼、治腹瀉、感冒等常見病的藥,降壓藥則是黃映江在衛生院醫生指導下專門開的。

  過去,黃映江曾經有過一套自己的“健康”理論——只要能吃能喝就沒有問題。那時他不僅飲食不注意,吃飯多油多鹽,每天還要喝上三四兩白酒。正是這樣不好的飲食習慣讓他的高血壓時好時壞,加上由于沒有高血壓病的常識,癥狀輕時他就不吃藥,這樣下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自從開展創建健康家庭的活動后,黃映江被選為家里的健康明白人,健康大講堂他每次都去聽課。由于他是高血壓人群,也成為村醫鄧家平重點關注的對象,鄧醫生每次上門巡診時都要反復叮囑他各種注意事項。如今,黃映江家里在做飯時,都要用控油壺和控鹽小勺子控制油鹽的攝入量,他平時也不再喝酒,除了按時吃藥還經常參加鍛煉,“身體確實好了很多。”黃映江說。

  張宗保是黃映江的鄰居,曾是村里的貧困戶,在扶貧政策和縣鄉的幫扶下,他通過種植蔬菜、務工等脫了貧。“以前一家人都是共用一條毛巾,廚房里也不用菜板,老房子里廁所與豬圈也在一起”。說起過去的生活方式,張宗保還有些不好意思。不過現在,他新家的廚房里不僅用起了生熟食分開的菜板,全家人都有各自的毛巾。作為家里的健康明白人,在他的帶動下,家里人勤洗澡、定期體檢、不抽煙等良好的生活習慣都已慢慢形成。“現在的日子過得很巴適。”張宗保由衷地說。

  經過健康村的成功建設,現在三會村成功達標健康家庭戶324戶,占總戶數88%,廚房衛生良好戶350戶,水沖式廁所戶276戶,健康知識知曉率75%、平均健康行為形成率76%、健康知識明白人342人。

  3

  從一個村到許多村

  全省88個貧困縣中已有20個開展了健康促進縣創建,健康村大家庭不斷增加著新成員

  在全省,創建更多三會村這樣的健康村,是我省當前各地正在積極展開的行動。

  在廣元,健康村大家庭里不斷增加著新成員。

  在廣元朝天區小安鄉余埡村、利州區赤化鎮張公村,記者看到,這里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整潔的通村入戶水泥路旁,搭著一個健康宣傳專欄或貼著一幅健康提示標語,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個垃圾分類收集箱;村委會的廣場上,有籃球場、乒乓球桌和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據了解,目前廣元市已創建了494個健康村,68872戶健康家庭。

  在涼山州會東縣姜州鎮民權村,34歲的劉虹就是當地的健康示范家庭成員。她經營著一家“農家樂”,家里每天的飲食都經過合理搭配、少鹽少油,而這也都成為她招攬客人的“招牌”。不僅如此,她家里還購置了常用的健身器械。劉虹說,現在家人越來越有健康意識,過去父親一天至少抽一包煙,現在已經戒了3年有余,身體越來越結實。平時一家人經常參加村里組織的健康知識講座,每年全家人都會做一次全面體檢。去年會東縣成功創建成為全國健康促進縣,現在全縣已有健康村83個。

  在瀘州市龍馬潭區長安鎮慈竹村,該村在創建健康村時,貫穿“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全民健身精神,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委會還聯合慈竹村興興歌舞團,在各景點、村民聚居點等進行廣場舞展演,隊員們動感十足的動作和健康樂觀的面貌,都給人以美的享受,通過節目的展演也讓廣大村民積極參與其中,共話健康,共展健康風采。

  “自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實施以來,我省88個貧困縣結合自身實際,以不同形式開展著這項工作。”省衛健委宣傳與健康促進處副處長周俊梅告訴記者,在開展這項工作中,有的地方利用廣播、微信、宣傳欄等宣傳普及健康知識,有的讓健康教育走進學校,以小手牽大手方式讓孩子向家長傳遞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的則在巡診、義診中向群眾宣傳健康知識。周俊梅說,全省88個貧困縣中已有20個開展了健康促進縣的創建活動,健康村、健康家庭的創建也已遍地開花,通過創建,群眾的健康意識普遍得到提升,健康習慣也正逐漸養成。

  點讀

  “七大工程”支撐健康促進行動

  為推進我省貧困地區健康促進行動,不斷增強人們的健康意識,培養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自2017年開展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以來,我省著力抓住健康教育進鄉村等7大工程,使健康促進三年行動惠及更多群眾。

  【健康教育進鄉村工程】市、縣兩級依托農村廣播、文化大院、標語口號、農民夜校等平臺和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傳播健康知識。

  【健康教育進家庭工程】各地依托健康扶貧行動,向貧困患者家庭發放1份以上的健康“明白紙”,為每個貧困患者家庭培訓1名健康“明白人”,向每個貧困患者家庭發放1份以上的健康實用工具。

  【健康教育進學校工程】在貧困地區中小學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各貧困縣鄉鎮衛生院配合轄區學校,開展健康教育講座,針對學生發放健康教育宣傳畫。

  【健康教育陣地建設工程】利用市、縣廣播電視臺、黨報黨刊等本地主流媒體,通過開辦專欄等形式,傳播衛生健康政策和健康科普知識。

  【基層健康教育骨干培養工程】依托省疾控中心健教所開發培訓課程模板,下發到貧困地區,供其培訓使用。市縣兩級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定期組織師資,加強對基層健康教育工作者業務知識、政策培訓等。

  【健康促進縣創建工程】截至9月底,全省88個貧困縣,有20個開展了健康促進縣創建,有力地推動了整個健康促進工作。

  【健康教育創新工程】邀請巴蜀笑星李伯清,創作“李伯清話健康”欄目。在健康四川官微和省衛生健康委網站開設“健康科普”欄目。開發獨具特色的綿竹年畫版《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宣傳冊,以年畫的形式開展健康宣傳。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