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談判收官 18家上市公司24品種入選
建立醫保制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輪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談判28日收官:150個談判品種中,有97個談判成功,共計18家上市公司的24個創新藥和獨家品種入選。納入醫保藥品目錄是創新藥快速放量的唯一途徑。業內人士預期,未來十年內臨床急需的創新藥每年有望保持25%的營收增速。
涉及18家上市公司
在97個談判品種中,有18家上市公司的24個品種入選。恒瑞醫藥和天士力各有3款品種入選,億帆醫藥和康緣藥業各有2款品種入選,其余公司各入選1款品種。
根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入選品種皆為各公司的獨家品種或創新藥。例如,恒瑞醫藥的馬來酸吡咯替尼片、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天士力的注射用丹參多酚酸、注射用益氣復脈(凍干)、注射用重組人尿激酶原;億帆醫藥的麻芩消咳顆粒、復方黃黛片;康緣藥業的參烏益腎片、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
外企在名單上占據半壁江山,例如吉列德、阿斯利康、羅氏、賽諾菲、諾華、輝瑞、默沙東等世界制藥巨頭有多款品種上榜。入選目錄的國內本土藥企還有正大天晴、神威藥業、先聲藥業等一批知名度較高的企業。
從本次入選名單的品種和生產廠家看,有兩個現象值得關注:一是本土藥企的創新能力增強,進口替代速度加快;二是國外制藥巨頭為擠入中國市場,主動降價意愿增強,本次談判部分品種的價格是世界最低價。
創新藥加速進醫保
此前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難、進入醫院難、進入醫生處方難。國家醫保局成立后,這一形勢得以扭轉,創新藥正加速進入醫保目錄。多位藥企負責人、行業專家、基金經理認為,未來十年,臨床急需的創新藥,每年有望保持25%的營收增速。
醫保對于藥品短時間內放量有巨大催化作用,也可幫助原研廠家加速收回成本,繼而繼續投入研發。從2017年醫保談判品種的銷售情況看,康緣藥業的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談判價格降幅50%,但2018年銷售樣本量是上年同期的6.5倍,2019年銷售樣本量是上年同期的1.57倍。再以2018年談判成功品種的銷售情況為例,正大天晴的安羅替尼談判價格降幅45%,2019年銷售樣本量是上年同期的1188倍。
創新藥加速進入醫保,主要受益于本輪醫保目錄調整。本輪醫保目錄于2019年8月發布,距離2017年版的醫保目錄僅間隔兩年多時間。而2017年版的醫保目錄較上一版本間隔近八年時間。醫保目錄調整的頻率顯著加快,體現了我國醫改政策對創新藥的扶持,臨床價值高的創新藥有望享受醫保目錄調整帶來的政策紅利,實現快速放量。
一次艱難的談判
本次醫保目錄準入談判共涉及150個藥品品種,有70多家企業參與。
國家醫保局相關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這是一次艱難的談判,品種體量龐大,國內外藥企數量眾多,價格降幅大。
8月20日,新版國家醫保常規目錄出爐。此次新版醫保目錄調整工作是國家醫保局成立后第一次全面調整,也是2000年第一版藥品目錄使用以來對所有藥品的一次全面梳理。新版醫保目錄分為常規準入和談判準入兩大部分。談判準入主要針對獨家或專利期保護的高價藥。
本輪醫保談判的準備工作啟動于8月。國家醫保局對如何確定最低價十分審慎。10月17日,國家醫保局召集來自全國各地11名測算專家,他們是各地對醫保基金測算管理的專家,在實踐層面上也較有經驗。他們主要根據每個品種的適應癥,關注這些品種對醫保參保人數以及基金影響的變化,再算出每個品種的談判價格。10月底,每位測算專家對所測算的每個品種提交了5000字左右的產品分析報告。國家醫保局根據專家測算出的不同談判價格,最終給出了一個中間價。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