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風景變成好“產品”
“來村里旅游的人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去年我家游船收入20多萬元,現在的日子,比城里人也不差!”說這話的是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柳泉鎮北村的農民劉暢。
走進北村,只見三面青山,一片碧湖,白墻青瓦,宛若江南!耙郧暗谋贝蹇刹皇沁@樣。”北村黨委書記劉廣鐸說,“我們村過去是個采石村,大車來回運石頭,村里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多虧了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幫我們‘整’出了一條富路!比缃竦谋贝逵1/4村民吃上了“旅游飯”,高峰時日游客量接近1萬人,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在銅山區,被鄉村旅游帶旺的村莊還不只是北村。三堡鎮潘樓村處于江蘇、安徽兩省交界地帶,這個曾經貧窮的村莊,如今清水蜿蜒,佳木曲橋,美不勝收。“去年開始,我們結合公共空間治理,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實施道路硬化,弱電網線全部入地,對河塘進行清淤,死水變成活水,村民們都贊不絕口!贝妩h總支書記張衍剛說。
在銅山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吳云看來,這些村莊的改變都得益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他介紹,“從前年起,銅山區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萬戶集中居住的‘百千萬工程’,加大農村民生工程投入,完善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以及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補齊鄉村發展短板。通過治理,一個個美麗村莊聚點成片、連點成線,盆景變風景。”
截至去年12月,銅山區共清理農村各類垃圾89.66萬立方米,整治村內河塘溝渠、排水溝658公里,新改農村公共廁所124座,村內入戶道路實現硬化的農戶數達22.29萬戶。
在環境整治基礎上,銅山區保持村莊原有自然風貌、歷史文化,科學規劃,突出特色,讓好風景變成村民致富的“金飯碗”。銅山區委書記王維峰說,“農村生態環境好了,就可以在美麗經濟上大做文章。結合銅山地理優勢,我們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到鄉村觀光旅游、體驗農事、欣賞田園風光,做活一二三產融合這篇文章,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據了解,銅山區100多個發展基礎較好的村,由規劃專家、鄉土專家、群眾代表共同參與設計,按照“城郊旅游型”“文化保護型”“水鄉風情型”“山村風貌型”等不同類型分類打造,形成了一村一幅畫、一鎮一風光。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10日 18 版)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