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擊特斯拉,這家造車新勢力正在重新定義“電動汽車零售”
記者 | 李亦萌
編輯 |
1
想像充手機話費套餐那樣買車嗎?成立5年后,威馬汽車“有別于傳統汽車制造商”的企業特點得到了充分顯現。
這家總部位于上海的新興電動汽車制造商周四(1月16日)發布了一項名為“威馬直購”的產品零售模式,后者被認為首次將科技行業內“硬件+服務”的新零售思路帶入了汽車行業。
按其政策,用戶只需簽署一份為期兩年的出行合約并支付9.49萬元,就可以擁有一臺威馬EX6 Plus 400輕享版車型。該車型目前在當地市場上的補貼后售價為18.98萬元。
威馬方面稱,此舉并非簡單的“促銷”,而是希望借助這種全新的零售理念,形成一種覆蓋購車、用車、二手車等環節的生態閉環,同時打通汽車金融,硬件拆分,有償租賃和二手車買賣的全部環節。
除類似“半價提車”的特點外,“威馬直購”中還包含出行合約套餐、保值回購等兩項創新。
用戶可根據自身的月度行駛里程情況,在“0-1500公里”、“1501公里-不限里程”等兩項出行套餐中做出選擇,兩者的月費自1599元起,1999元封頂。
兩年合同到期后,用戶可選擇以更優惠的價格續約、買斷動力電池或由威馬汽車官方回購裸車,回購最高價格相當于新車售價的6折。在車輛持有6年后,用戶無需支付額外的費用,便可完整地擁有車輛的所有權。
“威馬的最新直購模式相當于購買手機合約機的概念引入到汽車零售中,這在行業內尚屬首創。”披士迅咨詢公司汽車分析師陸帥說。
他認為,通過“威馬直購”,該制造商可令汽車作為硬件部分的擁有成本得到顯著下降,以此有效聚攏用戶。同時,將圍繞電動出行生態的服務與硬件一同進行套餐化銷售的方式,則又令用戶的用車成本得到進一步控制。
例如,在“威馬直購”出行合約套餐中,用戶所支付的月費除了包含車輛的使用費之外,還完全涵蓋了由充電所產生的費用,用戶可通過威馬汽車官方充電品臺“即客行”應用中羅列的任意公共充電樁進行充電。
此前,“威馬汽車·即客行”與國家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等12家主流運營商取得了合作。目前,這項充電服務已接入超20萬根公共充電樁,覆蓋全國約43%的公共充電樁。
“這意味著,在‘威馬直購’的框架中,用戶所有因出行所產生的成本都已被計算在內。”陸帥表示,威馬的創新性探索或將令電動汽車用戶當前所面臨的三大困惑得到一并解決,這一模式的產生或將對傳統燃油車產品造成沖擊。
“相較同等級別的傳統燃油車,電動汽車目前的售價依然較高,同時充電難的問題又加劇了人們的里程焦慮。最后當車輛進入生命周期末端的時候,電動汽車殘值低的現狀也令不少潛在用戶打了退堂鼓。”他解釋道,“但威馬的新零售模式涵蓋了購車、使用、置換、保值等多個環節,用戶對出行成本的控制將變得簡單。”
同時,用戶在用車過程中的自主權也將通過靈活的套餐方案得到體現。分析師稱,在傳統購車模式中,消費者需要為車輛的整個生命周期支付費用,這種模式對用車頻度不高的用戶來說并不友好。
而在威馬提供的方案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出行情況來選擇套餐。根據用戶在購車時選定的套餐,如當月行駛里程未超出基礎套餐的約定,費用將按照基礎套餐收取,如果行駛里程超出限額,則套餐自動升檔,并按照實際行駛里程對應的套餐計費,次月將恢復為用戶選定的行駛月費基礎套餐。此外,用戶還可根據自身駕駛情況,每6個月更換一次套餐。
“套餐選擇及計費方式的靈活性將有效降低用戶的實際出行成本,同時減少他們對電動汽車產品的選擇顧慮。”陸帥補充道。
不過,新模式也會面臨挑戰。業內人士認為,“威馬直購”模式的推出對威馬的電動汽車生態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用戶在合約期內對服務感到不滿,由此產生的糾紛將比傳統汽車銷售框架下的問題更難解決。
此外,在新模式推出后,老車主的權益將如何得到充分維護,也是威馬方面需要思考的問題。
“但從長遠來看,威馬的此番嘗試依然對推動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這一點在特斯拉即將全面發力中國市場的前提下,顯得尤為重要。”陸帥說。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