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軍分區:幫扶貧困村脫貧不脫責任
本報訊 記者柯穴報道:“今年我們將抓住旅游特色小鎮建設,選取有發展潛力的農戶、小商品加工戶進行培育扶持,以后在家門口就可以做生意了……”5月7日,云南省怒江州福貢縣匹河鄉沙瓦村,怒江軍分區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姜勇和村民正商量新的致富對策。
依托鄉村旅游發展農家樂,是怒江軍分區扶貧工作隊為沙瓦村量身定制的脫貧之策。去年年底,軍分區投入20萬元,在該村易地搬遷點整體復制怒族建筑,傳播怒族文化,記錄變遷過程。神秘獨特的怒族傳統文化,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為村民帶來可觀的收入。
作為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的怒江州,是全國脫貧攻堅難啃的一塊“硬骨頭”。匹河鄉沙瓦村、上江鎮蠻英村等6個村,建檔立卡640戶2587人,是怒江軍分區的幫扶對象,讓這些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是該軍分區今年精準扶貧的關鍵一戰。截至目前,6個村已全部脫貧,怒江軍分區堅持脫貧不脫責任,幫扶工作仍在持續推進,一村一策進行精準幫扶,一抓到底。
動員創業就業、拓展銷售渠道、抓實產業項目……聚焦脫貧成果鞏固,怒江軍分區扶貧工作隊沉下去了解民情、掌握實情,一村一策精準定制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保證脫貧攻堅力度不減。沙瓦村村民以山林入股,開展“沙瓦飛雞”特色養殖,按市場價定向銷售給駐怒江部隊,并在縣城開設專賣店,拓寬銷路;上江鎮蠻英村按照“村黨支部+公司+農戶”的方式,建立100畝蔬菜種植基地,按照每年9萬元的利潤回收,輻射317戶建檔立卡戶;在瀘水市古登鄉尼普羅村,扶貧工作隊聯系地方企業探索“公司+基地+農戶”扶貧方式,扶持種植茶葉、花椒等經濟作物,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效益顯著的脫貧攻堅之路。
- 標簽:泊萊美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