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集團軍“鐵軍旅”——勇當強軍路上“開路先鋒”
遠程機動。相甲奇 攝
這是一場偶遇。
初秋,太行山東麓,暑氣未消。高速公路上,一隊疾馳而來的迷彩裝甲戰車,超過記者所乘采訪車。
沒想到,半個小時后,記者抵達此次采訪目的地——第82集團軍“鐵軍旅”某野外訓練場,竟與這隊戰車再次匯合。
一問才知,“鐵軍旅”官兵剛剛在朱日和訓練基地完成野外駐訓和實彈考核任務,從北疆大漠千里機動返回。
合成四營裝甲突擊車連中士朱甜龍跳下車,和記者分享了一個好消息:在朱日和駐訓期間,他通過了車長專業二級考核。
去年,朱甜龍以“鐵軍”戰旗擎旗手的身份,參加了國慶70周年閱兵。
“鐵軍旅”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葉挺獨立團”。這是我黨直接領導的第一支革命武裝,開創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先河,被稱為“軍旗升起的地方”。
在這面威名赫赫的戰旗下,“鐵軍”一路前進,一路書寫輝煌——
南昌城頭,他們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長征途中,他們強渡烏江、飛奪瀘定橋、奇襲臘子口,勇當中央紅軍的“開路先鋒”;血戰平型關,他們打贏全國全面抗戰的第一個殲滅戰;鏖戰秀水河子,他們取得了解放戰爭東北戰場首個勝仗;
全軍首次涉外軍事演習,有他們的身影;首次中俄聯合軍演,他們沖鋒在前;中國首支維和步兵營,在他們中抽選組建……
這一次,國慶70周年閱兵戰旗方隊中,“鐵軍”傳人朱甜龍昂首挺立在一輛“猛士”車上,護衛“鐵軍”功勛榮譽戰旗,接受習主席和全國人民檢閱。
“當時,習主席乘坐檢閱車,從我前方3米處駛過!我屏住呼吸,向習主席行注目禮!笔荛喣且豢,珍藏在朱甜龍心里。
帶著受閱榮耀返回“鐵軍旅”,朱甜龍發現,連隊的輪式裝甲車換成了新式突擊車,自己的戰位也隨之變化。
作為“開路先鋒”,“鐵軍傳人”在歷次改革轉型中都打頭陣——該旅前身部隊是全軍第一支輕型機械化步兵師,引領了陸軍轉型建設;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鐵軍旅”經受住了改革整編、裝備更新、調整移防等各種考驗。
入伍8年,朱甜龍已是裝甲車專業的技術大拿,F在,部隊換裝新式突擊車,他必須從頭再來。
“閱兵站排頭,轉型也要站排頭!”朱甜龍逼著自己“啃硬骨頭”。一次訓練中,他不小心剮傷后背,傷口鮮血直流。簡單處理傷口后,他繼續訓練。
從對新裝備一無所知,到逐漸掌握通信、駕駛、射擊三大專業,不到一年時間,朱甜龍的底氣又回來了。今年,在旅里組織的等級評定中,他順利通過車長專業二級考核和駕駛專業三級考核,成為全旅某型突擊車首批二級車長。
朱甜龍漂亮轉身的經歷,是“鐵軍旅”牢記習主席囑托,奮力轉型備戰的一個縮影。
2015年和2019年,該旅官兵兩次光榮接受習主席檢閱。在國慶70周年閱兵式的百面戰旗中,“鐵軍”“劉老莊連”“強渡烏江模范連”3面戰旗都源自這支部隊。習主席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等重要講話中,也多次提到這支部隊的英模單位。
新時代,“開路先鋒”雄風依舊。
在“鐵軍旅”采訪,許多官兵不約而同提到那一次考核——
移防到位不久,集團軍組織軍事訓練考核。考核當天突然下起大雨,惡劣天氣勢必會影響成績。
考,還是等雨停了再考?
“鐵軍”面前無困難,考!全旅官兵冒雨參加全副武裝3公里越野和輕武器射擊考核。雨中單杠太滑無法組織考核,他們在現場臨時搭設帳篷,進行單杠引體向上和北斗手持機考核。
最終,“鐵軍旅”勇奪集團軍第一!
2018年,“鐵軍旅”官兵亮相國際軍事比賽,包攬“輕武器射擊比賽”個人前三名,取得輕武器射擊、戰斗體能等4個項目冠軍。
改革后,“鐵軍旅”合成二營“劉老莊連”的主戰裝備是原裝備改進版。新老裝備外觀相似,但從操作到維護保養都大不一樣。
拆裝一次老裝備炮管,該連射擊技師曹寶剛只需90秒。而他試著拆開新裝備炮管后,竟花了兩天時間也沒裝好。
搓著傷痕累累的雙手,想著碰壁的沮喪,曹寶剛一度想要放棄。那天,他獨自推開了連榮譽室的大門。
“身上流著‘鐵軍’血脈,決不能砸了‘鐵軍’招牌!”
走出連榮譽室,曹寶剛再次來到訓練場,撥通廠家和友鄰單位的電話……
在“鐵軍旅”,許多官兵都有這樣一段艱難的轉型經歷。
2018年6月,合成二營全員全裝千里機動至陌生地域,參加集團軍組織的合成營作戰能力檢驗評估。看到合成二營官兵熟練操作新裝備,評估組一位成員感慨地說:“真不敢相信,這些裝備配發到這個營還不到一年!”
只有官兵協同,密切配合,才能把合成營新編制的作戰效能發揮到最大。改革轉型,必須邁過這道坎。
2017年9月,集團軍籌劃組織“合成營進攻戰斗課目演示”活動。合成營到底該怎么戰、怎么訓、如何建?剛移防到位3個多月的“鐵軍旅”,主動請纓承擔演示任務。
從旅領導到普通士兵,“鐵軍旅”人人行動起來。一往無前,在這支傳承著紅色血脈的部隊,不僅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能力。白天實裝訓練,晚上集智攻關,官兵們個個使出渾身的勁。
改革后,班長孟晗所在班組增加了狙擊槍、某型反坦克火箭等新武器。一開始,大家抱著新家伙既好奇又興奮?墒,很快他們就高興不起來了——
“武器分別由誰來攜帶?”“誰先上車?”“上車后,人坐哪兒?武器放哪兒?”……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擺在面前。
訓練間隙,孟晗在研究;晚上休息,他還在琢磨。
“勝利日”閱兵場上,孟晗曾作為“劉老莊連”英模部隊的一員,接受習主席的檢閱。天安門前,孟晗和受閱戰友們齊聲高呼“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這響亮的回答,時;厥幵诿详隙。
兩個月穿壞兩雙作戰靴后,孟晗找到了門道。他將班里戰友分為3個專業小組,之后進行訓練完善。旅領導帶隊研究論證,數易其稿,最終確定演示內容。
兩個多月后,“鐵軍旅”成功完成“合成營進攻戰斗課目演示”,贏得了現場觀摩的軍、旅、營三級指揮員的肯定。
改革浪潮奔涌,“鐵軍”奮勇爭先。從“裝甲步兵班引導打擊課目演示”到“排戰斗隊形和運動方法課目演示”,再到“合成旅指揮所演習”,“鐵軍旅”先后擔負集團軍、戰區陸軍、陸軍多個試點探索任務,在多個領域引領合成部隊轉型建設。
“長征路上打先鋒,抗日戰場敵膽喪……”采訪臨近結束,嘹亮的《鐵軍之歌》在營區響起。“鐵軍旅”政委張興民介紹,強軍路上,不知道還有多少難關,但“鐵軍”一定會牢記習主席囑托,奮勇爭先,再當“開路先鋒”……
- 標簽:關于雷鋒的小故事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