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  性愛行為  性高潮

蘭州耄耋夫婦建起紅色文化博物館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1-13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耄耋夫婦建起紅色文化博物館

紅色文化博物館展品豐富

  “守初心,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辦紅色文化博物館也是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喊口號,而是從一點一滴上做點實事。”在蘭州市城關區長城山海南苑小區里,藏著一處小小的“紅色文化博物館”,豐富的“館藏”全部由耄耋老人蘇留曾和老伴兒王秀珍多年從全國各地收集而來。家中、社區常設展,各地辦展、交流藏品……醉心于紅色收藏的老兩口既讓自己的生活樂趣無窮,義務講黨史、辦展覽也讓來參觀的學生、社區和廠礦居民等開闊了眼界,學到了知識。

  1 為收藏,行程15萬公里

  蘇留曾、王秀珍老兩口皆為老共產黨員。蘇留曾1939年10月生于河南省鄢陵縣,1956年入伍即赴朝鮮戰場,1958年撤軍回國,1998年退休。現任中國收藏家協會紅色文化收藏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常務理事,省收藏協會集報專業委員會、紅色文化收藏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等職。王秀珍1945年9月生于河南省扶溝縣,1989年10月被評選為全國商業勞動模范,現任省紅色文化收藏委員會常務理事。

  老兩口把家里的每個房間分隔成了不同的紅色文化主題展。“我從1966年開始做收藏”,蘇留曾說。兩人目前收藏的毛主席像章最大直徑54厘米,最小只有指甲蓋大小,已集得像章5萬多枚、塑像80多尊,紅色書籍5000多冊,紅色宣傳畫200多幅。

  蘇留曾工作期間,做宣傳與黨務工作的他就與報紙結下了不解之緣。后來為了集報,老兩口走遍了北京、新疆、廣東、遼寧、西藏等28個省、70多個市縣區,行程15萬公里,收藏15萬份報紙,花費50多萬元。收藏的報紙中有清朝光緒年間、民國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解放之后中國各個時期的報紙18000多種,還有絲綢報、傘報、號外報紙等珍品報,其中號外報紙就達15000多份。

  “你們見過創刊號,一定沒見過試刊號吧?我就收藏了《蘭州報》的試刊號。”作為《蘭州晚報》(原名《蘭州報》)的老通訊員,蘇留曾珍而重之地將1980年7月1日“試刊第1號”《蘭州報》裝裱于鏡框中。頭版報眼為“蘭州風貌”,是一幅鐵橋與黃河風景照,圖片說明附以“蘭州市政建設發展迅速。濱河路、中山橋和新建的黃河大橋,把黃河之濱裝扮得更加妖嬈。”“試刊的話”首句開宗明義:“適逢我們黨成立五十九周年誕辰,《蘭州報》試刊號跟讀者見面了。”

  2 讓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蘇留曾藏報館”“雷鋒主題館”“紅色文化館”……“不久前,我們剛從井岡山回來,自籌資金重走了一回毛主席走過的路,又從各地的藏友那里交流了許多藏品。”老兩口醉心于紅色收藏、樂此不疲,藏品在老兩口的悉心收集下越來越多,蘇留曾把報紙上主要的學習資料剪貼成冊,同時為各種藏品分門別類。目前,他們的剪報專題涉及政治、文化、體育、教育、寫作、婦女、詩歌、衛生、健康、老年生活、趣味圖片等40多個門類,60多冊。在這里,你還可以見到過去的糧票、布票、油票、購物證等等,以及各種軍用物品。為了支持老兩口的收藏行動,可以說全家老少齊上陣,小兒子蘇軍強甚至出資160萬元購置了300平方米的三層樓,讓老兩口建起了家庭藏報館,人民日報社老社長邵華澤中將為他們的藏報館題寫了館名。該館于2005年被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評為首屆優秀藏報館,2013年又被評為“全國三星級”藏報館。

  “建館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了解革命歷史,讓紅色基因傳承下去。”除了收藏,蘇留曾還義務當起了黨史講解員。在他所在的天水南路社區專門開辟出了展區,由他精選部分藏品展出。有許多社區、學校和廠礦主動邀請他去講黨史。到目前為止,老兩口在市博物館、省博物館、蘭州畫院、機關學校和社區舉辦展覽50多次,同時,也應邀在省內白銀、慶陽、玉門、酒泉、武威等市,以及國內北京、廣州、山東、河北等多省市舉辦展覽,宣傳核心價值觀、宣傳集報文化和集報知識。在報展活動中,他們經常自籌資金雇車、雇人、租場地,從來不向上級和單位要補助。2017年12月,老兩口去會寧縣紅堡子村參觀學習,發現該村文化室各類書籍比較少,老兩口就將自己珍藏多年的政治、科技、農業技術、建筑、衛生、老年生活等10余種735冊書籍無償捐給了村文化室。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何燕/文 馬軍/圖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