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滇合作助力脫貧 云南森林生態產品亮相上海
簽約儀見證領導:上海市商務委員會賴曉宜二級巡視員;上海市合作交流辦韋一處長;金山區人民政府吳瑞弟副區長;普陀區合作交流辦蒲雪峰主任;云南省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袁守明主任;上海中小企業品牌促進中心陳杰書記;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任治忠局長、李文才副局長
梁長玉報道 今天(12月6日),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主辦,云南省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協辦的主題為“滬滇新森態、綠色新生活”的“2019云南森林生態產品助力脫貧上海推介會”在上海舉辦。云南34家林草精深加工企業和來自上海各類投資、綠色食品相關批發市場采購、大型連鎖超市、電商平臺、流通領域的67家行業企業參加推介,滬滇雙方簽署8個框架合作協議,總投資預計111.6億元人民幣。
作為落實云南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戰略部署的一次大活動和滬滇對口幫扶一次具體生動的探索和嘗試,推介會通過對接整合滬滇兩地優勢資源,開展消費扶貧,打通云南林草生態產品供應全鏈條,積極拓展產品銷售渠道,建立完善的流通服務基礎設施及網點體系,讓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森林生態產品進入上海及長江三角洲市場,同時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云南林草產業。
推薦會將在云南大廈長期設立“云南森林生態產品助力消費扶貧體驗服務中心”,展示在云南具有代表性、市場評價好的云南核桃、澳洲堅果、滇皂莢、工業大麻、花椒、茶葉、咖啡、野生菌、花卉、林下蔬菜、林下藥材等門類的森林生態產品。
云南是長江、珠江、湄公河等六大江河的上游或發源地,是林業和草原資源大省,自然生態系統完整、典型、多樣,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最集中的地區之一。目前,全省林地面積3.91億畝,森林面積3.47億畝,森林覆蓋率60.3%。豐富的資源為云南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原生態的環境為云南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及有機食品的生產提供了無以倫比的條件,良好的科教資源為云南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創新提供了人才保障,突出的區位優勢為云南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多元路徑和多元市場,優惠的政策和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云南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經過多年培育,云南初步形成木本油料、林漿紙、林化工、竹藤、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森林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木材加工及人造板、林下經濟、觀賞苗木及草業等“十大”林草產業體系,并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基礎,在云南的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和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云南省委、省政府實施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綠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為培育云南林草企業和產品品牌,助推云南脫貧攻堅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意見》《云南省營商環境提升十大行動》,定性定量對優化云南營商環境進行了頂層設計,加快打造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云南省培育綠色食品產業龍頭企業鼓勵投資辦法(試行)》對經營主體新增種植、加工、冷鏈物流等資產性投資10億元(含)以上的省財政按照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獎補;對新增種植、加工、冷鏈物流等資產性投資5-10億元的,省財政按照投資額的5%給予一次性獎補。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出臺了《關于促進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林草企業將享受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通過“領證后補”,獲得綠色、有機林草產業生態基地建設支持;采取“以獎代補”支持培育現代林草產業基地,符合條件的綠色食品產業企業將享受不同梯度獎補;獲評云南省“十大名品”稱號將予以獎勵;林草產業企業可在減稅降費、使用林地保障、政務服務、企業融資、口岸通關、農特產品出口等方面獲得支持。
上海是特大國際消費城市,消費人口約3000萬,需要大量“優質優價”的森林生態產品,而云南作為全國林業大省,森林生態產品豐富,滬滇合作潛力巨大。自1996年滬滇建立對口幫扶關系至今,上海與云南13個州市74個貧困縣全面建立了扶貧協作關系,2019年云南要確保31個貧苦縣摘帽,130萬人口凈脫貧,迫切需要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經濟帶的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對口云南,深入開展消費扶貧,打通云南脫貧攻堅的“最后一公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