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考古學》雜志2019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每日甘肅網12月11日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雜志評選出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其中,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蘭州大學和德國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學者領銜、多家境內外科研院所參與的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
![](http://pic.gansudaily.com.cn/003/004/612/00300461248_12d673cf.jpg)
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考古學》雜志2019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是本次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中唯一的一項舊石器考古研究成果,也是唯一一項來自中國的考古發現,也體現出了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的國際領先研究水平。
該研究成果今年5月2日在《自然》雜志(Nature)在線發表。研究揭示,一件發現于中國夏河縣的古人類下頜骨化石距今已有16萬年,是除西伯利亞阿爾泰山地區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首例丹尼索瓦人化石,也是目前青藏高原的最早人類活動證據。
這件下頜骨是大約40年前從夏河縣海拔3300米以上的白石崖巖溶洞穴中發現的。這群難以尋找的古代人類——丹尼索瓦人在先前僅發現過幾件零碎的遺骸,所有遺骸都在西伯利亞南部的一個洞穴(丹尼索瓦洞)中發現,該洞穴海拔僅700米,位于白石崖喀斯特洞穴西北部,二者相距約2200公里(直線距離)。
![](http://pic.gansudaily.com.cn/003/004/612/00300461249_02b7e87b.jpg)
夏河縣發現的古人類下頜骨化石。
研究團隊運用古蛋白質分析方法,通過分子學信息來判斷古老化石的歸屬。他們在夏河人化石中發現了丹尼索瓦人特有的蛋白質,這為確定其為丹尼索瓦人提供了最主要的證據。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張東菊副教授說:“這塊下頜骨表明,丹尼索瓦人的地理分布區域比我們以前認為的要廣泛得多,海拔也更高。”
《考古學》雜志是美國考古研究所(Archae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也譯為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面向公眾的雙月刊考古雜志,已有70余年歷史,目前在全球的讀者群體約25萬人。自2006年開始,該雜志在每年的12月會評選出本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在全球范圍內具有較大影響力。
在本年度評選中,埃及古王國時期墓葬、墨西哥瑪雅地下世界、英格蘭新石器時代亨格盛宴、哈薩克斯坦關于蘋果的起源、德國中世紀女抄寫員、意大利黃金屋的新房間、秘魯大型屠殺祭祀、中國青藏高原上的夏河丹尼索瓦人、蒙古銀龍之墓、英格蘭諾曼征服時代的錢幣貯藏等十大考古發現共同入選。(圖片由蘭州大學提供)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