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劉半農發明了一個漢字,遭到女性痛罵,如今每個中國人都在使用
大家都知道,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每一個漢字的背后都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個字,這個字在1920年才誕生,但是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受到了無數女性的指責。
1920年9月,劉半農寫了一首情詩,名為《教我如何不想她》,“她”字第一次在我國漢字中大肆傳播。這個“她”字是劉半農在翻譯英國戲劇《琴魂》時,將“she”翻譯為“她”。說這個“她”字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劉半農。
劉半農,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以及教育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之一。魯迅在《憶劉半農君》中寫道,“愿以憤火照出他的戰績,免使一群陷沙鬼將他先前的光榮和死尸一同拖入爛泥的深淵。”但是,相比于陳獨秀、胡適、魯迅、李大釗等人,劉半農最終的結局顯得寂靜一些。
1934年7月14日,劉半農在北平病逝,年僅44歲;氐街暗脑掝},按照劉半農的想法,他希望“她”字能代表女性的任務。然而,這個“她”字一經推出就立即遭到女性的痛罵,大家一致認為這個字對女性有嚴重的歧視意味。
當年,上!缎氯恕冯s志上刊登了一篇署名寒冰《這是劉半農的錯》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對劉半農所創造的“她”字完全是一個畫蛇添足的行為,因為第一、第二人稱的“我”、“汝”等字,沒有男女之分。
無獨有偶,上海《時事新報 學燈》發表了署名孫祖基的《她字的研究》,他對劉半農的創造的“她”字表示支持,結果后寒冰再次發文《駁她字的研究》。兩人一來二去,“她”字便逐漸被人們所熟知。
雙方論戰時,劉半農遠在英國倫敦留學,但是他時刻關注國內對這個“她”字的討論。事實上,早在1917年劉半農就已經提出用“她”來對應英語中的“she”, 因為最初翻譯“she”這一單詞時,常譯成“他女”、“那女的”。由于“she”是常用詞,往往造成成篇累贅的“他女”、“那女的”,讀起來非常別扭。
在正式發表膾炙人口的詩歌《教我如何不想她》前夕,劉半農在上!稌r事新報 學燈》發表了《“她”字問題》。劉半農在文章中詳細闡述了推廣“她”字的必要性,形式上和‘他’字極像,容易辨認,而又有顯然的分別,不至于誤認,所以盡可以用得!
盡管大家為了“她”字吵得一塌糊涂,但是魯迅從1924年就開始用“她”取代“伊”字。另外,胡適使用“她”字次數從1924年開始也遠遠多于“伊”字。如今人們可能難以想象,代表數以億計的女性的“她”,背后竟然有這樣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參考資料:《“她”字問題》、《她字的研究》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