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作為《中國詩詞大會》評委,作品難以服眾,文化素養遭質疑
康震作為《中國詩詞大會》評委,作品難以服眾,文化素養遭質疑
《中國詩詞大會》是近年來少有的綜藝“清流”,向來以弘揚傳統文化為核心要旨。每每年關之前,《中國詩詞大會》總能給人以驚喜,這也成為了繼春晚之后又一文化盛筵。《中國詩詞大會》節目本身受人關注,4個評委也是備受關注。康震作為《中國詩詞大會》評委之一,長期以來備受人們關注。部分網友指責,康震以評論詩詞聞名,作品卻難以服眾。進而,康震的文化素養遭到質疑。
在筆者看來,網友指責康先生文化素養,這實在是有點冤枉他了。康震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接受的都是傳統文化教育。康先生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博士期間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詩詞散文。2002年開始,康震在北師大任教,在詩詞研究方面收獲頗豐。否則,《百家講壇》也不會邀請康震擔任主講人。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康震參加《百家講壇》的時候,就已經是學術素養相當深厚的專家學者了。
《百家講壇》成名后,康震知名度一路攀升,成為了響當當的“學術明星”。《中國詩詞大會》選他為評委,也算是專業對口。同時期擔任評委的學者,王立群主攻古代文學,稱不上是詩詞方面專家,麗波是中國古典文學方向,也算不上是詩詞行家,蒙曼則是研究歷史的專家學者。綜合來看,論專業水平,首推康先生。
既然如此,網友為何說康震作品難以服眾,從而令其文化素養遭質疑?這個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主要還是康震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時候,寫了一首賀歌,讓熱愛詩詞的朋友們挑了一大堆毛病。詩文如下:
大江東去流日月,古韻新妍競芳菲。
雄雞高歌天地廣,一代風流唱春暉。
詩詞愛好者朋友們,就拿康震這首詩來說事。持有這一看法的人認為,康震寫出來的作品難以服眾,甚至連打油詩水平都算不上。在這里筆者給大家舉一個例子,他們認為康震作品部分遣詞造句不入律,比如“去-日”的格律使用就不符合要求。基于此,詩詞愛好者認為康震詩詞基本常識存在問題,并且在詩詞鑒賞方面算不上是行家。最終,一巴掌打死連康震的文化素養也遭到質疑了。
其實,詩詞愛好者的質疑與責難,大可不必如此上綱上線。首先,一個優秀的游泳教練未必會游泳,同理一個詩詞方面的專家學者未必是寫詩行家。近現代的詩詞鑒賞大家王國維,傳世作品并不多,但無人敢質疑他的水平。其次,大師者必先經歷大是大非。任何一個大師,從默默無聞再到獨步天下,必然要經歷一個被質疑的過程。康震本身不存在什么文化素養問題,他還是稱職的專家學者。最后,以詩詞寫作水平來衡量人的學術水準,未免有失公允。
康震作為《中國詩詞大會》評委,并且還是一個詩詞研究領域的行家,他本人能夠親身力行的寫作詩歌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大可不必求全責備讓他變成十項全能吧!至于網友指責其作品難以服眾,進而令其文化素養也遭到質疑,康震的這番境遇也確實是尷尬無比。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誰能夠讓傳統文化得到最大程度地弘揚,誰就是中華文化的功臣。從這個角度來說,康震還是夠格的。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