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股份跌停:一日蒸發7億市值 20年間多次變更主業
6月26日,海印股份跌停。截至收盤,海印股份報價3.07元/股,跌幅9.97%,對應總市值66億元。
跌停前的6月25日晚間,海印股份突然宣布,“經綜合考慮各方因素,董事會決定取消原定于2019年6月27日召開的2019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待相關結果經官方嚴格核查公布后再另行召開股東大會。”
這次臨時股東大會只有一個議題:審議海印股份與許啟太、海南今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合同》的議案。
時間回顧到6月11日晚間,海印股份宣布,擬與許啟太、海南今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今珠農業”)簽署《合作合同》。根據公告,許啟太及其團隊成功研制了“今珠多糖注射液”并擁有專利權(含專利申請權),可以實現對“非洲豬瘟”不低于92%有效率的預防。
一石激起千層浪。非洲豬瘟疫苗是否真的存在?“今珠多糖注射液”是否真的有療效?海印股份宣布此次合作的真實意圖是什么?引起多種猜測。
記者發現,海印股份非洲豬瘟疫苗鬧劇背后,是20年間多次變更主業以及去年來業績下滑。
非洲豬瘟疫苗“鬧劇”被批惡性炒作 股東大會宣布延期
6月25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切實加強非洲豬瘟防治新獸藥研制活動監管工作的通知》,其中直言,近期個別地方和單位在非洲豬瘟防治藥物研制監督管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出現了不當行為,給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帶來不良影響;同時提出嚴禁發布不實研究成果信息,避免惡性炒作。
農業農村部還表示,各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認真吸取某省農業農村廳在“今珠多糖注射液”事件中的教訓,不得以復養、試用、臨床試驗等任何名義,組織生產使用未經注冊、無生產許可證、無批準文號的獸藥產品,干擾非洲豬瘟防控工作。
這里的事件,直指上市公司海印股份和其所在地的相關部門。
此前的6月11日晚間,海印股份稱,基于許啟太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對“非洲豬瘟”的預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擁有相關專利技術,公司擬與該研究團隊合作,投資天然藥物領域,支持“非洲豬瘟”的防治工作。在合同簽訂后,公司擬根據合同約定為許啟太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提供1億元人民幣作為履約保證金,為“非洲豬瘟”防治疫苗的投產做準備。在2020年6月30日前,公司有權通過現金支付及非公開發行股份等方式收購今珠公司30%的股權。
海印股份還表示,未來公司將憑借自身豐富商業及產業運營管理經驗,在海南省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下,以今珠公司為中心,啟動今珠多糖注射液生產基地的建設,并向相關政府部門申請規劃建設“海南南藥深加工產業園”(暫定名),實現從商業平臺運營至深加工產業平臺運營領域的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海印股份與今珠農業等在合約中還約定,按照預測2019~2021年營業收入5億、50億、100億,凈利潤2億、10億、20億的指標,由經營團隊和公司全體股東簽署今珠公司的經營業績對賭協議。
此外,協議中還提到,丙方應按照科創板或創業板上市的規范治理公司并爭取早日啟動獨立上市工作。乙方承擔完成今珠多糖注射液的登記備案工作,“乙方承諾最晚于2019年6月30日前取得政府有權部門關于今珠多糖注射液的生產和銷售的臨時許可,最晚于2019年10月31日前取得政府有權部門關于今珠多糖注射液的生產和銷售的正式許可。”
此次合同一出,引起各方關注。6月22日,海印股份在回復問詢函中表示,“今珠多糖注射液”可以實現對“非洲豬瘟”不低于92%有效率的預防的描述,是參照“西班牙獸醫健康監測中心研究員何塞-安赫爾-巴拉索納博士報告的利用13頭野豬做的首種口服疫苗具有92%有效性的新聞”。
6月22日,備受質疑中海印股份還表示,“許啟太教授及其團隊一直準確定義其研制的‘今珠多糖注射液’為獸用制劑,‘疫苗’一詞從未在《合作合同》中出現。公司原公告里共有13處準確的引用了‘今珠多糖注射液’,但因工作人員疏忽,出現了上述一處錯誤的表述。”
半個月內股價“過山車” 20年間多次變更主業、去年來業績下滑
半個月內,海印股份公司股價也坐上了過山車。
6月12日,海印股份股票漲停,當天公司股價以3.15元/股收盤,對應總市值68.68億元。隨后在6月20日、21日、24日,海印股份連續3個交易日股價上漲,漲幅分別為7.58%、8.72%、5.25%。截至6月24日,海印股份對應總市值74.35億元。
在6月25日農業農村部發文表態后,海印股份股價在6月26日跌停。數據顯示,截至6月26日收盤,海印股份對應總市值66.9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半個月內,海印股份有兩次登上股票異動龍虎榜,但龍虎榜上前五大交易營業部的賣出金額,均大于前五大買入金額。
數據顯示,6月14日,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撫州東鄉龍山北路證券營業部、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頤和園路證券營業部等共買入海印股份股票429萬元;中信證券(山東)有限責任公司青島秦嶺路證券營業部、中信證券(山東)有限責任公司青島南京路證券營業部 等共賣出海印股份股票1798.8萬元。
6月26日,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益田路榮超商務中心證券營業部等5家營業部共賣出海印股份股票3408.8萬元;而前五大買入營業部的買入額僅為1835.6萬元。
此次風波的背后,海印股份多次變更主營業務。數據顯示,海印股份1998年上市。上市之初至2008年的10年間,海印股份以炭黑系列產品的制造和銷售、高嶺土系列產品的制造和銷售作為主營業務。
在2008年時,海印股份通過定向增發及現金收購的方式收購了海印集團的相關資產,由此公司新增了商業物業運營業務。
此后的5年間,海印股份一直在經營商業物業運營業務的同時,運營高嶺土、炭黑生產銷售。2013年7月,海印股份旗下炭黑業務正式完成從公司剝離。2014年,海印股份再將持有的北海高嶺100%股權及債權轉讓給公司控股股東海印集團,高嶺土業務正式完成從公司剝離。
剝離傳統的炭黑系列產品、高嶺土系列產品業務后,海印股份開始向文娛、金融等領域擴展。
海印股份2014年先后入股幻景娛樂,沁樸投資基金,收購湖南紅太陽演藝有限公司及旗下劇場。2015年,先后投資廣東商聯支付,入股廣州越秀小額貸與河源農商行,以及申請發起設立花城銀行、花城人壽等。
但其文娛產業也是來去匆匆,并沒有成為海印股份的業績支柱。2017年12月,公司將持有的湖南紅太陽100%股權轉讓給公司控股股東海印集團,文娛業務正式完成從公司剝離。
目前,海印股份主要從事商業物業運營、金融服務,不過公司近來業績也出現下滑。
數據顯示,海印股份2018年度、2019年1-3月的營業總收入為25.07億元、5.16億元,同比下滑2.12%、16.86%;利潤總額3.28億、0.52億元,同比下滑21.41%、35.13%。2019年第一季度,海印股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同比下滑65.17%。
新京報記者 李云琦 編輯 岳彩周校對張彥君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