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搶修:他們?yōu)⒑顾?大家得清涼
電力搶修刻不容緩 一天接到幾十個報修單
他們?yōu)⒑顾?大家得清涼
昨天,北京迎來了今年以來高溫天氣的峰值。對于24小時隨時待命的電力搶修工人來說,在這種持續(xù)“高燒”的天氣中,居民的報修電話就是命令。
下午三點多,國網北京城區(qū)供電公司崇文供電服務中心搶修班的王志靖剛在前門完成一單報修任務,又馬不停蹄地向崇文門方向趕去。此時,外面的氣溫已達到38℃,室外滾滾熱浪。王志靖和工友們卻還是穿著長袖的棉布襯衣,頭上戴著藍色的安全帽。
報修單標注的位置在東城區(qū)新景家園小區(qū)。王志靖敲開居民家的門,開門后,居民孟女士一臉歉意:“真不好意思!這么大熱天兒的還麻煩你們,快上里邊涼快會兒。”
孟女士說,她家的電表出了故障,明明充了錢,卻提示余額不足。前幾天,她就撥打了報修電話,后來因為出去旅游又改約了時間。沒想到,這一改時間,卻正好趕上了最熱的一天。
“沒事兒。您先把家里的電器關一下,換表需要斷電,幾分鐘就好。”說著話,搶修工人取出螺絲刀,小心翼翼地將舊電表摘了下來,又將新的電表裝好。
“進來喝口水吧,這么熱的天兒真是太謝謝你們了!”孟女士說道。幾位搶修師傅婉言謝絕,緊接著,又回到單位繼續(xù)待命。“現(xiàn)在快晚高峰了,用戶回到家中發(fā)現(xiàn)家里沒電了,肯定特別著急。”王志靖說,最近這段時間,他們最忙的時候一天能夠接到四五十個報修單,每一單都刻不容緩。
白興偉、白高云、王希慶,都是王志靖班組的成員。王志靖已經在搶修班干了十幾年,堪稱“活地圖”。“一說哪個小區(qū),哪條路,我就知道大概在什么位置。”
剛出了一頭汗的王希慶是搶修班里最年輕的一個,1991年出生,他參加工作已有三四年,早就習慣了電力搶修緊張的工作節(jié)奏。“有的居民樓沒有電梯,這么熱的天,剛爬上去就一身汗。”不過,他說,和用戶的用電需求比起來,這點辛苦算不了什么。
受持續(xù)高溫天氣影響,大量空調設備的用電負荷增長明顯。記者從國網北京電力獲悉,昨天中午12時31分,北京電網負荷達到2033.5萬千瓦,達到今年入夏以來最高值。這也是今年入夏以來用電負荷首破2000萬千瓦。
國網北京電力相關負責人提示,炎熱天氣到來,建議各用電單位空調溫度設置不低于26攝氏度,市民用戶應樹立節(jié)能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良好用電習慣。同時,夏季雷雨天氣較多,為保障市民人身及電網安全,市民在從事放風箏、釣魚等戶外活動時,要遠離輸變電設施和電力線路,避免意外事故發(fā)生。
本報記者王琪鵬
實習生王淑菲 文并攝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