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地產印跡》新書發布 眾多業內專家學者共話“中國好房子”
房地產業如一面鏡子,映射著城市發展與歷史進程。
從1949年到2018年,中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由8.3平方米提高至39平方米,每一平方米空間的擴大,都見證了中國住房變化與房地產行業的改革與巨變。
值此之際,一場由中國房地產報、中國房地產網、中房智庫主辦,以“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為主題的“《共和國地產印跡》新書發布會暨2019中國好房子標準研討會&中國房地產品牌官百人論壇”在京舉行。現場,中國房地產報社攜手作家出版社,出版記錄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史的“史記之書”——《共和國地產印跡》新書發布揭幕儀式同期舉行。本書旨在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輝煌成就,記錄這個行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回顧過往 共話未來
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兼國務院房改領導小組副組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
會上,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兼國務院房改領導小組副組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解決人民群眾的住房問題。經過長期努力,我們基本解決了城鄉居民的住房問題。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由1949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提高到47.3平方米,累計建設各類保障房、棚改房8000多萬套,幫助2億多群眾解決了住房困難,老百姓對住房的需求,正在由“有房住”向“住好房”轉變。
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顧云昌
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顧云昌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房地產迎來行業巨變。人居上,“房荒”變小康,住房質量水平大幅度提升,從福利分房變成住房商品化。城市,舊貌變新顏,城市環境越來越美,城市現代化、基礎設施、園林綠化、城市配套等都走在現代化道路上。展望未來30年中國房地產發展,顧云昌總結為兩個字:呈祥。房地產行業將成為美好生活的營造者,向住有優居進軍。這應該成為2050年房地產行業發展的一個目標。
原房改課題組組長,中房集團公司前董事長、匯力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曉蘇
原房改課題組組長,中房集團公司前董事長、匯力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曉蘇提出了“一個市場化,兩個體系”的觀點,即堅持房改的市場化方向,完善市場體系與保障體系。他建議,適時啟動房改,邁入市場經濟;關注住房保障,建立兩個體系;推動稅改立法,完善制度設計。孟曉蘇表示,房改20多年,房地產業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保持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市場體系與保障體系建設缺一不可,不能厚此薄彼、偏執一端。
萬通地產創始人、御風資本董事長馮侖
萬通地產創始人、御風資本董事長馮侖表示,在過去以單一住宅產品開發為主導的階段,地產行業競爭就三件事:規模、成本、速度;現在行業步入后開發階段,企業的競爭將主要體現在運營和資產管理,這當中涉及的領域不再是單純的住宅,而是包括寫字樓、物流倉儲、園區、健康醫療在內的更多領域。在這些領域里,我們將面臨新的發展任務、新的發展路徑,也可能面臨更多的“被選擇”。
房天下董事長、中指控股董事長莫天全
房天下董事長、中指控股董事長莫天全以一個親歷者和觀察者的身份對中國房地產的發展進行了回顧與展望。展望未來,莫天全表示房地產行業還有三個機會,一是,我國城鎮化率現在雖然超過了50%,但是離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未來5到10年城鎮化的發展、升級,還是會給房地產行業帶來很大的機會。二是人口老齡化結構上移,改善性需求釋放。2000年左右是首次置業為主,2010年以后,二次置業市場凸顯出來,到2018年,改善性需求已經成為了市場的主流。三是保障型住房建設和城鎮棚戶區改造,基本需求也是一個很大的機會。
“房地產市場的回顧與展望”高峰對話
在主論壇“房地產市場的回顧與展望”高峰對話環節,中交房地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暉,當代置業執行董事、總裁張鵬,五礦地產董事長、黨委書記何劍波、泰禾集團副總裁全忠等房企代表對房地產上半場總結與下半場的機遇挑戰進行了探討。
《共和國地產印跡》揭幕與“中國好房子”思考
在此次大會上,《共和國地產印跡》新書發布揭幕儀式與《共和國地產印跡》功勛人物公布及頒獎儀式同步舉行。新中國70年來,中國房地產業的時代的弄潮兒在“共和國地產印跡”功勛人物公布及頒獎儀式亮相。顧云昌、孟曉蘇、馮侖、趙暉、何劍波、張鵬等業內精英獲得中國房地產功勛人物獎。
對于這本記錄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史的“史記之書”,會上,中國房地產報社社長、社委會主任栗文忠從八個作用來闡述《共和國地產印跡》的歷史及現實意義:作用一:行業巨著,值得收藏;作用二:房地產業形象教科書,新老員工必備;作用三:滿滿的行業正能量,向全社會形象展示行業重大貢獻;這本書記錄了中國房地產領域的開拓者和先行者,以及慈善公益的奉獻者。作用四:近距離聆聽部委領導、行業領導和業界領袖的政治智慧、管理及開發智慧。作用五:品牌及個人形象傳播的優質載體。作用六:《共和國地產印跡》在新中國成立70年之際出版,有著強大的背書效果。適合政府、機關、社會團體閱讀。作用七:精準扶貧,文化下鄉。參與文化扶貧,送書下鄉。作用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大型獻禮。帶著《共和國地產印跡》,以升級建造新時代智慧綠色的中國好房子為目標,攜手走進新時代。
與此同時,“中國好房子”及房企品牌作為《共和國地產印跡》下卷涉及的重要內容,對于行業的整體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在同期舉行的2019中國好房子標準探討會與中國房地產品牌官百人論壇上,與會領導嘉賓與知名房企代表進行了交流溝通。
中國房地產報社社長、社委會主任栗文忠
中國房地產報社社長、社委會主任栗文忠在本次會上致辭時談到,中國好房子的理解這樣表示,中國好房子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精氣神兒,代表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深刻思索,是一種對現代性、地域性、文化性乃至人性需求的探究實踐。無論是依山傍水,還是春暖花開,真正的好房子應該有品質,有溫度,有靈魂,應該是萬千“中國夢”中對居住的一種準確而創新的表達。這不僅僅是一次產品的迭代創新,同時也是房地產企業應對資本寒冬和樓市調控的長遠抓手。
中國房地產報總經理單大偉
中國房地產報總經理、中房同創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單大偉表示,中國好房子是房地產企業“殊途同歸”的一種釋義。地產人在祖國大地上建設新城,在城市腹地打造地標,在萬千燈火中革新住宅,在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設立標桿。“中國好房子的標準”,除了配套設施、社區規劃、戶型設計、房屋質量、物業服務,還要有實惠、閑適、空間、鄰里、共享等理念。
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慶表示, 作為新時代的好房子,其標準不應僅滿足設計合理的戶型、有潛力的地段、建設完善的配套、選擇精良的建材和嚴格管控的施工的基本屬性。好房子的根本出發點首先要有好的居住屬性。同時,好房子也要具備功能屬性——健康人文,這是從人的根本需求出發、更高維度的追求。
《共和國地產印跡》品牌篇啟動儀式
《共和國地產印跡》品牌篇啟動儀式現場,中國房地產功勛企業(首批)品牌名單公布。恒大、碧桂園、華潤置地、金輝等多家品牌房企獲獎。中國好房子(首批)入選項目頒獎儀式舉行,來自全國多個品牌樓盤獲獎。恒大、華夏幸福、和昌集團、泰禾集團等企業獲中國房地產品牌理事證書。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