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倉位略有回升 看好春季行情抓緊“冬播”
證券時報記者 吳君
2019年還剩最后一個月,私募基金最近調倉換股動作較多。最新數據顯示,股票策略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為67.04%,較上月略微上升。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不少私募看好明年春季結構性行情,現在更著眼于布局明年,看好無線耳機、新興消費、自主可控、創新藥等細分領域。但也有私募對當前市場偏謹慎,將倉位降至中性,保持靈活性。
私募年底倉位略有回升
12月2日,私募排排網公布了最新的私募基金倉位數據,目前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平均倉位為67.04%,相比上個月同期的66.55%,略微上漲0.49個百分點,已連續2個月上升。其中,15.17%的私募目前處于滿倉狀態,相較上個月的11.07%,增長4.10個百分點;76.30%在半倉或者半倉以上,相較上個月的79.39%,下降3.09個百分點。
據記者了解,不少私募在今年的結構性行情中取得了不錯收益,現階段進攻意愿并不強,而是在進行調倉換股,著手布局明年市場。
致順投資總經理劉宏表示,年末市場可能呈現存量資金博弈的情況,更多機構會積極進行明年布局。“我們對明年市場比較樂觀,因為市場的一些負面因素已經被消化。盡管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反復折騰,但市場對其敏感度降低。同時,市場也有一些正面因素,世界經濟在企穩,對于中國來說,出口層面或存在超預期的可能性。”
劉宏告訴記者,目前倉位偏中性,進可攻退可守。“我們最近在做倉位的結構調整,為明年布局。主要看好科技和消費領域,且有清晰的判斷邏輯。科技方面我們追求確定性,例如無線藍牙耳機,這是未來兩三年確定性很強的機會,因為蘋果引領藍牙耳機產品的創新,安卓陣營也開始跟進,其市場份額將非常大,爆發可能從明年開始,會持續較長時間。同時,消費方面看好新興消費,而不是傳統的消費領域。新興消費有三個顯著特征,一是新新人群獨有,二是新興的渠道,三是創新的產品,我們可以在市場中找到不少標的。”
北京一家中型私募合伙人也表示,今年最后一個月,市場向上和向下的空間都不是很大,可以選擇忽略指數,看好明年春季結構性機會,抓緊“冬播”。“我們看好成長科技方向,主要是自主可控,比如計算機的軟硬件、國產替代的機會。因為這是未來發展大趨勢,國產替代的市場份額比較大、空間很大。同時,還看好消費電子、醫藥,雖然醫藥今年漲得多,但看好一些創新藥,如受益于醫保目錄的品種。此外,也有幾個龍頭地產股,估值不高。”
部分私募選擇落袋為安
記者了解到,部分私募現階段選擇降低倉位,落袋為安。
北京一家小型私募投資總監說:“當前倉位不是很高,降至五成左右,因為經濟基本面、相關數據表現都不太好,而且今年食品飲料等板塊漲幅大,年底可能會有一波調倉,可能把大盤帶下去。我們今年抓住了養殖、券商、計算機、消費電子等行情,產品有40%左右的收益,現在降低倉位希望能一定程度上鎖定收益。”
一位私募業內人士稱,私募追求絕對收益,現在有落袋為安、鎖定收益的考慮。“如果客戶那邊有需求,私募愿意先去保住收益,明年再來。就我接觸的情況看,現在想要去博弈年底行情的機構比較少,因為年底市場也不太可能有太多新增資金進來。年底更多私募可能進行調倉,為明年做準備。”
于翼資產表示,A股今年是結構性牛市,年末在沒有外界積極變量的指引下,獲利了結的機構明顯偏多,因為年內市場整體機會有限,主要基于明年逐步布局看好的方向。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