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一銷售公司專賣“五證不全”房 業主掏2100萬房財兩空
>>核心提示:“五證不全”的房子能出售?答案是肯定不能的。
然而,一家專業的房屋銷售公司明知道開發商“五證不全”,卻依然將房子銷售給業主,致使購房者掏了2100萬元購房錢后陷入房財兩空的困境。業主先后向公安、法院、國土、房管等部門反映,至今沒有任何結果。
華商報記者跟蹤采訪發現,作為“二傳手”的陜西義博開來置業有限公司先后涉及代理營銷“昆明城市花園”“名城天下”“白馬公館”“名京九合院”“漢唐新都江”“博越唐楓佳域”等樓盤,這些樓盤都曾存在“五證不全”現象。
為何該公司專門代理這些樓盤?記者通過探訪調查發現,開發商與銷售公司像一對未婚先孕的冤家,從熱戀、懷孕、吵架、撕破臉面發生一系列變化,真是一出大戲。
“熱戀”:開發商、中介相互站臺 場面紅紅火火
11月10日,華商報記者第一次見到高先生時,他拿著一大沓文件及復印合同。高先生稱,當初學習時不愛看書,為了跟開發商與銷售公司維權,他最近一直苦讀相關法律書籍,開發商與房屋代理公司不按套路出牌,令他們維權無望。
高先生稱,2018年11月18日他在陜西名城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名城)所開發的商住地產項目——名城天下售樓部認購了一套商鋪,建筑面積約123.36平方米,當時根據協議約定單價18644.62元/平方米,總價為230萬元,全程由銷售公司陜西貴仁久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貴仁久公司)負責介紹沙盤、項目簡介,11月20日簽訂商鋪認購協議書并支付了60%首付款138萬元,剩余40%具備按揭貸款條件時按揭支付。當時承諾2019年6月1日交房并運營商鋪。
2018年12月16日,地產公司和銷售公司在名城天下項目中心廣場組織了一場商業運營啟動儀式,開發商與銷售公司就像一對熱戀情人,相互站臺,相互撐面子,給消費者一種生意興隆,合作愉快的感覺。
記者采訪得知,雖然從陜西義博開來置業公司跟貴仁久公司股東及法人代表來看,兩者沒有直接關系。但兩公司實際掌控人均為劉某。貴仁久公司是為名城天下成立,員工跟義博開來公司合署辦公,在業主維權期間,均為劉某全面處理。
而且在名城天下項目銷售開始時,義博開來法人代表楊某,經理王某,專門已貴仁久公司名義與名城天下開發商名義開會。同時,多位業主匯款單位就是義博開來公司。目前,義博開來公司連續更換了公司財務,法務人員。知情貴仁久公司與義博開來公司內部情況的員工多數已離職。
鬧情緒:開發商將銷售公司趕出售樓部
高先生稱,2019年春節剛過,原來在名城地產工作的銷售顧問被辭退,銷售公司貴仁久公司突然被開發商趕出售樓部。商鋪施工沒有進展,大門上鎖。開發商讓業主聯系出售商鋪的貴仁久公司。開發商與銷售公司,短暫的熱戀后,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12月1日,高先生跟華商報記者來到陜西名城開發商辦公點,門衛保安稱業主不得進入小區院內。業主劉先生稱,他是小本生意,基本上把全部的家產近五百萬元投在商鋪上,現在成了這個樣子,給他的經營帶來了滅頂之災,開發商和銷售公司互相推諉,不交房子,也不退款。沒辦法,他們相繼去了高新區國土部門和西安市住建局,才得知名城天下樓盤商鋪沒有取得預售證,屬于“五證不全”違法銷售。
僵局:開發商、銷售公司相互踢皮球
業主強先生介紹,2019年6月3日在商鋪業主一再要求下,業主、貴仁久公司、名城天下,舉行了一次三方會談。
業主提出需求:在“名城天下”項目運營中心(售樓部)看房、定房、交款,按約定交房期限已過,請給大家交付房子并運營,運營不了賠償大家損失。
開發商稱,開發商與業主沒有關系,房子是貴仁久公司直接出售給業主,有問題找銷售公司。開發商只對接銷售公司。
貴仁久公司稱,他們負責銷售,將收來的錢轉給開發商,現在開發商不認賬,他們也沒有辦法。
據業主介紹,因為開發商與銷售公司遲遲沒有得到答復,2019年6月份他們向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兩家公司返還不當得利的購房款和承擔相應利息,最后因種種原因,沒有開庭。
2019年10月25日,所有商鋪業主約著銷售公司負責人劉某及具體負責的經理王某來到名城天下項目上級公司陜西華興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當時因為發生爭執,警察也來了,了解情況后,讓三方都到派出所會議室繼續談,并全程錄像,最后警察說,兩家公司合作不下去了,扯皮呢,房子沒手續,錢也不想退,屬于民事糾紛,還是起訴吧。
高先生稱,這樣一來,名城天下沒有手續,國土部門只對開發商與土地性質負責,業主的損失不在他們管理范疇之內,民事糾紛也不在公安管轄范圍,到法院起訴又沒立成案。作為普通一名業主,他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維權。
互撕:銷售公司鼓動業主向開發商要房別要錢
很多次交涉后,開發商與銷售公司當初的和氣變成了互撕。
12月3日,貴仁久公司委派一名負責人馬某專門與業主對接。馬某曾經是“昆明城市花園”維權業主代表,當年因義博開來銷售“五證不全”樓盤,維權代表馬某與銷售公司相識,現在專門負責“五證不全”的名城天下項目。
以下是記者及業主和這名負責人商談時,記者和馬某的對話。
記者:貴仁久公司作為房屋銷售公司,前期是否知道名城項目五證不全?
馬某:說不知道是假的,肯定知道,甚至不全到什么程度就不好說了。
記者:明知道為何還要甘作開發商的二傳手?是否存在風險?
馬某:肯定知道有風險,義博開來公司才新成立了貴仁久公司,說白了就是逃避風險不要傷及母公司。
記者:銷售公司到底收了業主多少錢?給開發商了多少錢?
馬某:大約兩千多萬,我級別不夠,老板(劉某)沒讓他看。
記者:業主起訴貴仁久公司怎么辦?是否會退錢?
馬某:業主如果告銷售公司,貴仁久公司肯定會輸官司,但退錢很難,進了口袋里的錢再讓掏出來不是那么容易的。當務之急,業主跟銷售公司合力要房子。
記者:銷售公司在西安還其他類似“五證不全”的項目沒有?為什么專挑這些樓盤?
馬某:肯定還有樓盤,當時的昆明城市花園就是。手續齊全樓盤包銷拿的返點或提成肯定會少,手續不全的話肯定返點或提成肯定會高。
膽正:銷售公司熱衷五證不全樓盤 稱保證沒事
近一個月來,多名業主與華商報記者先后對陜西義博開來置業公司涉及的項目進行了調查,得到一個驚人的發現。作為“二傳手”的陜西義博開來公司先后涉及代理營銷“昆明城市花園”“名城天下”“白馬公館”“漢唐新都江”“名京九合院”“博越唐楓佳域”等樓盤,這些樓盤都曾存在“五證不全”現象,為何該公司專門熱衷于五證不全的樓盤?
經過記者實地調查和走訪了解到以下項目情況:昆明城市花園曾因五證不齊,業主維權多年。
名城天下曾因五證不齊,業主交錢后到得不到商鋪,一直在維權。
白馬公館,曾五證不齊,至今業主在維權。
漢唐新都江,前期五證不齊,現在辦齊證照后,義博開來公司與開發商還有經濟糾紛,至今沒理清楚。
博越唐楓佳域樓盤,義博開來公司與當地人合作,五證不全仍在出售經營。
12月4日,華商報記者來到位于三橋街道的博越唐楓佳域樓盤,該樓盤售樓部在一個巷子,有人進入,門口保安需要核實顧客姓名,核對顧客與銷售人員對接信息,前臺進行登記后方可進入。銷售人員也是義博開來公司員工。
據業務員介紹,這是義博開來公司與當地村領導合作開發,現在“五證不全”,商鋪和住宅交50%,等證照辦齊后,再交50%或貸款。當記者提出“五證不全”不得銷售時,該業務員,誰說不能銷售?他們馬上銷售完了,也沒有見任何政府部門前來調查,他們這是一期,后面還有二期呢,肯定不會有事的。當記者與業主提出,他們是來找義博開來公司,詢問關于“名城天下”項目時,其中一名銷售人員迅速給經理打電話,其他銷售人員迅速離開。
承認經營西安多家手續不全樓盤
12月3日,記者與業主一起與陜西義博開來公司經理王某(名城天下負責人)進行商談。
記者:貴仁久與陜西義博開來和名城天下到底什么關系?
王經理:貴仁久是陜西義博開來為名城天下項目新成立的公司,他們與名城天下是低價包銷的合作關系。
記者:你們賣了多少套?收了多少錢?給開發商了多少錢?
王經理:賣了十幾套,共收房款2100萬,實際轉賬給名城天下開發商1300萬元。
記者:那么說來,業主掏了錢沒有得到房子,而銷售公司賺錢了。
王經理:可以這樣說,這800萬元除去公司經營時的實際支出,最多賺300萬元。
記者:作為銷售公司來講,業主每戶掏了上百萬或幾百萬,現在房子卻未得到,而銷售公司卻把錢先賺到手,這合適不?
王經理:開公司就是為了賺錢,項目出現問題,他們該賺的錢還是要有的。
記者:在銷售名城天下時,你們公司事先知道他們五證不全?
王經理:作為專銷售機構,肯定知道他們五下不全?
記者:你們公司銷售過的昆明城市花園、名城天下、白馬公館、名京九合院、漢唐新都江、博越唐楓佳域等樓盤,這些都曾涉及五證不全現象啊。
王經理:這些樓盤的確都曾五證不全,我們公司都曾經銷售過,這些樓盤多數是小開發商,資金本身有問題,銷售公司加價賣房,違規但不屬于違法。
監管難:行為很可恨 但依法監管起來難
十幾名業主,共計2100萬元,現在錢和房都落在空中,業主曾經到起訴到法院,種種原因沒有立案,向公安機關反映,公安機關讓到法院走訴訟。他們到國土部門反映,國土部門稱,這屬于開發商與土地所者之間的事,無法保證業主損失。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政府工作人員稱,銷售公司專門提高價位出售五證不全的樓盤,一旦出現問題,最終受害的是業主,這也是西安樓市亂象詬病,銷售公司監管起來比較難。
12月5日,華商報記者和業主一起來到西安市住建局。先到執法監察大隊,工作人員稱,他們只對證照齊全的,有預售證的違規銷售進行管理,對于證照不全的樓盤不在他們管理范疇之內,銷售公司的監管在市場管理處。
市場管理處工作人員稱,現在已沒有了備案制,他們只對五證齊全樓盤且到市場管理處來備案過的銷售公司進行管理,對于沒有備案公司,他們管不了人家,涉及銷售屬于中介科管理。
隨后記者聯系中介科,該科工作人員稱,他們主要負責二手房的交易,銷售屬于一手房范疇,對于不法行為,屬于執法監察大隊管理。
舉報一個房地產銷售公司行為,從執法監察大隊,市場處、中介科、再到執法監察大隊,轉了一個圈,沒有任何部門來受理。沒有頭緒的業主很沮喪,只能選擇離開。
12月5日下午6點下班時間,面對車水馬龍,急匆匆的下班人群,業主高先生獨坐在臺階上抽煙,作為工薪階層的他,上有老下有小,東拼西湊的借款付了首付,結果卻房錢兩空,跑了這么多政府部門,卻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答復,他不知道,未來維權路還有多遠。
佘暉 文/圖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