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加財政收入 這些城市也是拼命了!
2019年即將過去,相比去年,今年的樓市表現算不錯;土地市場的溢價率雖然持續下滑和低位運行,但最近不少城市都迎來“供地潮”。數據顯示12月16-22日,重點檢測的40個主要城市共推出1336萬平方米土地,12月前三周土地出讓收入達到2095億元。有專家表示,年底加大供應,或許是為了增加財政收入。
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第三周,40個主要城市共推出1336萬平方米;相比第二周減少了21.5%。12月前三周平均供應土地面積為1369.3萬平方米,而11月每周平均供應只有850萬平方米,供應明顯增加。另外12月前三周40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高達2095億元,比較突出的有蘇州、北京、深圳、武漢、南京、上海和杭州。
一般來說,年底是各大城市完成土地供應計劃的階段,但因為今年出現了土地市場小陽春,所以土地供應高峰是5、6月份,之后土地供應面積持續下滑。直到年底,各大城市的土地供應才開始增加。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300個城市土地供應面積為10480萬平方米,環比減少6%;但是11月供應11400萬平方米,環比增加8%。
在這些大量增加供應的城市里,杭州土地市場更為突出,僅上周的土地出讓收入就達到165億元。其實不僅上周,一整年長三角的城市都是土地市場的焦點,有專家表示,這是因為上海的房地產市場管控嚴格,很多樓市需求外溢了,所以杭州、南京等城市土地市場都表現很好。另外杭州本身經濟活躍,開發力度大,人口也在持續增加,所以市場潛力大。
有專家表示,年底各城市增加土地供應的主要原因是計劃未完成。比如北京曾發布的土地供應計劃中提到2019年計劃供應總量為3760萬平方米,但截至11月底,北京市主城四區都沒達到供應下限,海淀區更是只完成23%。所以北京在12月份大量供地,已成交7宗經營性用地。
除了土地供應計劃,財政收入應該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今年推出減稅降費后,不少城市的財政收入都少了很多,再加上經濟壓力,財政收支不平衡更明顯。財政部數據顯示,減稅降費帶來的財政收入壓力到11月才短暫穩住,但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92851億元,同比增速比前10個月減少0.3%。從最近加大土地供應的城市,多少也有財政壓力,所以這也是為了財政增收的需求。
不過土地市場表現突出并不代表市場就能回暖,比如杭州土地出讓收入一直名列前位,但二手房市場還是控制不住在下滑,掛牌量超過10萬套,小資家顯示二手房報盤均價在3.1萬/平方米左右徘徊。相對來說,土地市場還是比較理性的,到明年第二季度后,在樓市的回暖下,地價或許會回升。
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