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公開審理神父性虐待未成年人案 整治亂象
中國網1月18日訊據巴西《圣保羅頁報》網站1月16日報道,本周四(16日),梵蒂岡首次在法庭上公開審理神父性虐待未成年人的案件。面對性的,教廷的代表表示,犯罪必須受到法律的,沒有任何借口,并否認曾警方調查此類案件。
此次審判在舉行,聯合國兒童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圍繞此事進行討論。
梵蒂岡的參與也表明了弗朗西斯科的態度。去年四月份,呼吁對丑聞采取“果斷行動”,并且主張重新修訂梵蒂岡的刑法法律,以整治神職人員性虐待亂象,并確保肇事者受到懲罰。三個月后他簽署了一項,增加了對、性、虐待兒童和擁有及銷售制品等的處罰,犯案者將面臨長達12年的。同時,他也宣布了對泄露機密信息者的處罰。弗朗西斯科還宣布在建立一個專門委員會,嚴厲打擊中存在的虐童行為,為者提供幫助。
自21世紀初以來,由于性虐待丑聞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眾多社會活動家戀童癖者,并在聯合國大樓前,要求重振社會。因此,聯合國展開了對神職人員兒童宣言、性侵未成年人的調查。
在本周四的審判上,梵蒂岡常駐聯合國代表——西爾瓦諾·托馬西表示,所有的職業都存在者,包括神職人員。但是,無論身在何處——在家里、在學校、在體育運動或是教組織,這種犯罪絕不應該是合理的,必須受到法律制裁。
據西爾瓦諾·托馬西所說,愿意接受和杜絕神職人員性侵未成年人的,但是他聯合國委員會對妨礙調查的。他表示:“這種是不符合事實的。恰恰相反,我們要確保調查的透明度,的態度是順其自然。”
在2013年,梵蒂岡教廷向聯合國提供更多有關戀童癖調查數據和其對犯罪的懲罰程序的信息。梵蒂岡表示,此舉是由于社會法和法之間存在差異,保持這些案件處于保密狀態是的內部要求,相關文件是不會對外公開的,除非國家或正式請求與合作。此外,也認為案件應該在性虐待發生的國家進行審判。
聯合國代表薩拉·奧維耶多認為,天主必須以身作則。他說:“目前實施的懲罰過輕,似乎從來沒有反映出犯罪事實的嚴重性。”
第一起神父性虐待未成年人的案件發生在21世紀初的美國。2002年,發生過一起重大的戀童癖公共丑聞,當時的伯納德被性虐待兒童和青少年的事實,此事引起了強烈關注和,并導致伯納德辭職。在2003年,經過500道調查程序之后,伯納德同意賠償者850萬美元。
之后,性丑聞席卷了幾個歐洲國家。在,被包庇性罪犯超過三十年;在,自2010年以來,數百名神父被性虐待。奧格斯堡主教韋爾特·米克薩承認,在巴伐利亞州某地擔任神父時曾虐待一所孤兒院中的兒童,并向提出辭職;在英國,約克和坎特伯雷承認性侵并向致歉;荷蘭數以萬計的兒童在機構受到性虐待,歐洲國家10%的兒童或青少年成為性侵對象。
拉丁美洲亦有此類報道。最臭名昭著的被告是教圣母軍運動的創始人——墨西哥神父馬歇爾·馬西埃爾,他在2008年被性虐待未成年人長達20年之久。一位在智利工作的西班牙神父何塞·阿雷吉被裁定持有兒童物品,至少性侵15名未成年人,引渡回西班牙后被判處兩年多有期徒刑。
在15日上午舉行的彌撒儀式上,弗朗西斯科說,丑聞是“如此之多”,這是整個的恥辱,誰也不能被單獨。但是他并沒有明確提到戀童癖的。當提到那些被性侵未成年人的神父時,他表示:“這些人沒有與神相通,他們只是在中擁有職位和。”(實習編譯:朱雯雯)
地址:中國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園垱街15號郵箱:請把#改成@)郵編:350025
歡迎訪問海峽之聲網,使用IE內核瀏覽器、分辨率1024*768瀏覽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