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華煙云》接近“瓊瑤劇”(圖)
林語堂用英文寫就的長篇歷史小說《京華煙云》如今有了第三個電視劇版本—繼1988年的趙雅芝版、2005年的趙薇版之后,由導演丁仰國、沈怡聯合執導,李晟、李曼、李承炫、高梓淇等主演的《新京華煙云》將于下周二(3月18日)在上海電視劇頻道首播。昨天下午,除了女主角李晟由于在橫店拍戲而缺席之外,該劇導演和主演悉數現身滬上,參加該劇的觀眾見面會,為預熱。“新版會將更多的筆墨聚焦在人物的情感關系上,淡化時代背景。”導演丁仰國介紹,而與趙薇版淡定、大家閨秀式的姚木蘭相比,李晟飾演的新版姚木蘭則將會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
有意思的是,《新京華煙云》的創作班底和瓊瑤阿姨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兩位導演沈怡和丁仰國,曾在不同時期成為瓊瑤的御用導演。前者從18歲起就跟著瓊瑤拍戲,從副導演到導演,執導過《青青河邊草》、《梅花烙》、《一簾幽夢》等一系列經典瓊瑤劇;后者則從2000年《還珠格格3》開始介入瓊瑤劇,最新作品為去年湖南臺收視極佳但也了無數吐槽的偶像劇《花非花霧非霧》。《新京華》主演李晟亦是當下瓊瑤劇的御用女主角之一。對此,戲稱自己算是丁仰國“師兄”的沈怡坦然表示:“在新劇中,觀眾多少會看到一點瓊瑤劇的影子。”而該劇的制片人鄭軍也承認這樣的創作班底并不只是一種巧合:“因為新版注重的就是原著中情感的部分,而瓊瑤則是以情感戲著稱的,沈導對于感情戲的把握和丁導對于喜劇元素的運用都是我們所看重的。”
這并不是第一部《京華煙云》的電視劇版,但是很有可能會是最后一部。“因為是從林語堂先生的兩位后人那里買到的版權,他們年事已高,也想再就這本書做最后一次授權。”鄭軍透露說。但在購買版權的時候,鄭軍提出了要徹底做的要求,“因為上一個版本的演員已經是一線了,我們如果不從劇情上進行突破的話,再請一線演員完全地進行翻拍的話是一定會死掉的,而且老版的收視率其實也不是很高。我們一定要跳開老版重新做。”而這樣的想法也順利地得到了林語堂后人的認可。
具體地來說,《新京華》的主要體現在了三個方面:的內容被淡化,成為整部戲的背景,轉而以人物的感情戲為主;劇中的男主角、由美籍韓國藝人李承鉉飾演的曾家少爺的定位也和原著中不同,被設定為是從國外游學回來的留學生。與趙薇版中潘粵明飾演的曾家少爺的朝三暮同,《新京華》中的曾家少爺對于姚木蘭情有獨鐘。另外,代表了新興商人力量的牛家的戲份得到了加強,并增加了很多喜劇效果,更請來了演員“肥貓”鄭則仕飾演牛家老爺。
在接下這部戲的時候,丁仰國和沈怡就預料到會面對和比較。“敢拍就要有勇氣面對。這部戲無論怎么拍,大家都會有意見,也會進行比較。但其實沒有什么可以比較的,因為我相信這部戲在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還是會再拍一版的,因為它是名著嘛。”丁仰國說。當年林語堂用英文創作這部小說時是為了讓世界了解中國人的禮節、文化、家庭觀念,涉及的層面頗多,因此,丁仰國認為每種詮釋實際上都不可能表現出原著的全部精髓,這個最新的版本也不例外,“即便有43集也不足以表現整部小說”。
另一個受到關注的是該劇的選角。對此,兩位導演表示,一方面取決于演員和角色的適合程度,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演員檔期和片酬等因素的制約。“在這部劇里,姚木蘭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形象,其實和原著中的人物差不多。但是我們的版本會比較年輕、青春、陽光一點,希望年紀輕的觀眾能夠接受這部劇。”丁仰國說。同時,新版也不希望拍得太具京味兒,而是希望拍得更加洋氣。其中,李承鉉飾演的角色就是國外留學回來的,“我們不希望所有人都是長袍馬褂的感覺,也回避了原著中一些清朝的戲份。”
這已經不是沈怡和丁仰國第一次合作了,這兩位瓊瑤不同時期的御用導演,已經在諸如《一起來看流星雨》、《愛情睡醒了》等偶像劇中合作過。兩人在拍戲中的默契自不用提,拍攝風格也很像,在拍完剪輯時甚至會出現“那場戲是他拍的還是我拍的”這樣的。而兩人也承認,這和經過瓊瑤戲拍攝的不無關系。
“我從18歲跟瓊瑤到現在,她的作品對我日后詮釋感情的角度有很大影響。以前沒有多的感情經歷的時候,你會對于那些糾葛的感情感到不可能,但之后在現實中你確實會遇到。她是一個愛情的造夢者,我對于愛情的幻想,很多都從她作品中來。”沈怡說。而對于武術指導出身的丁仰國來說,在接觸瓊瑤劇之前,是從來不拍諸如愛、摸、親等場面的,“我也不看瓊瑤小說”,在第一次加入還珠劇組的時候也以負責打戲為主,“那時,偶爾接觸瓊瑤式的對白和場面,在拍的時候感觸并沒有那么深,到片子剪出來以后,那些對白、掉淚、擁抱的效果濃度會讓你感到驚訝。”當時,丁仰國還向沈怡請教,應該怎樣詮釋瓊瑤作品,得到的箴言是“照著劇本拍千萬別漏掉”。“因為她的動作寫得很細,那些摸手摸頭發的細節看起來不起眼,但是不加那些,拍出來會感覺少了很多東西,加了情感就會表現得很好。包括臺詞,你動了她的臺詞就完全拍不出屬于她的那個味道。”丁仰國說。“我們在不同時期拍瓊瑤,各有各的味道,出發點不同,效果也不一樣。當使用‘咆哮帝’,劇就比較咆哮。每一個時代大家對于這種類型劇的接受度也會不一樣。”沈怡總結說,而他也力求,“我從未說過瓊瑤過時,那是記者亂寫的。我不會這么說。”
去年,湖南衛視瓊瑤的最新作品《花非花霧非霧》,丁仰國擔任導演。這部劇收視極佳,但是臺詞、劇情也頗多吐槽。“其實,瓊瑤的臺詞現在已經普通化很多了,而且也一直在變化,但是是不變的。所以,今天你們要看瓊瑤的戲就要有這個心理預期。就像你去看呂克·貝松的電影,你不能指望他是在做小清新的感情,因為他擅長的就是美學。所以,為什么看瓊瑤的劇要抱著看呂克·貝松的戲的期待呢?”丁仰國反問。對于新劇,兩人承認多少會有瓊瑤劇的影子,但是因為演員不同,“不會用瓊瑤的模式來做。畢竟大家都在求變,也希望新劇多少和前一部不同。”
近期,韓國偶像劇再次在國內大熱。而從1989年開始來到拍戲以來,沈怡和丁仰國也參與過頗多國內偶像劇。在他們看來,簡單地和韓劇做比較對國內偶像劇并不公平,但確實有一些元素阻礙了國內偶像劇的發展。
“現在,拍攝偶像劇更多地變成了一種速食文化。”沈怡說,甚至不如當年拍瓊瑤劇時候精雕細琢,“40集的電視劇,一般要在兩個半月到三個月的時間拍完,演員也都有工作時間,量要做完,根本經不起磨。”另外一方面,的偶像劇在題材上也很有,“外星人不能寫、也不能穿越”。據介紹,在這方面,偶像劇就沒有太多的,除了出于端正社會風氣的考量,不能在晚上8點檔合家歡時段的偶像劇中出現一些諸如拿槍的情節外,在題材上頗為寬松,“只要收視率好就行”。 和不一樣的還有演員的片酬在電視劇制作經費中所占的比例,“有的演員一個人拿掉一半的制作費,這在是不可能的事情,制作費只有這么點,大家都知道演員不能拿很多。但是這也很難約束。”
此外,還有問題需要突破。偶像劇說到底是一個夢幻浪漫的東西,“你拍偶像劇每集都有幾個造夢的點,用這種東西來吸引住觀眾。這種東西是一個畫面處理的問題、音樂給予的問題。的一些導演他能拍戲,但是到那個點他加不進去東西,不敢用重復畫面。不像《來自星星的你》里面,親一個嘴至少要用八個鏡頭來展示。”丁仰國說。實際上,這個技術問題的解決其實很簡單,對于成熟導演來說,看幾次就會了,關鍵是“國內的導演在這會進行思想斗爭,會覺得不符合自己的創作原則,他們不是不會,而是不愿意這么做”。“另外,偶像劇需要慢一點、柔一點,偶像劇的愛情是牽絲的感覺。你在偶像劇里,兩個主角對望一下就走人就沒意思了,必須走一遍再走一遍。把重復場景的運用和氣氛的渲染發揚光大,成為了韓劇的標志。”丁仰國說。但是沈怡也注意到,在國內電視劇如《大丈夫》、《打狗棍》里這些技術性的手段也越來越多了,“可能再過兩年,大家就都會接受了”。
{!{list[state.cursor].imgtitletitle}}
鍒嗕韓鍒?/div
class=icon-renren data-share=renren title=renren
浜轟漢緗?/a
class=icon-youdao data-share=youdao title=you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