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與其年齡相稱的性愿望是另類性虐待
一般認為,兒童性虐待是指成年人利用16歲以下兒童獲得性滿足,造成兒童明顯的情緒創傷的現象。但是,還有一類危害更廣泛的對兒童的性虐待,卻一直被專家和所忽略。
這類性虐待的特點是,兒童獲得與性有關的正確健康的信息的機會,其與異性的必要交往,最終導致兒童在性知識上的、人際交往上的以及性心理發育的遲滯。如果我們拿吃東西打比方,就是說逼著人吃東西而把人脹死了是虐待,不讓人吃東西而把人餓死了也是虐待。
趙菲在網問了我們醫院的主頁,并且知道了門診預約電話。她打電話到門診,第一句話就是問我們醫院有沒有女醫生。接電話的說暫時沒有。趙菲就說,我一定要找一個女醫生看。回答。“找男醫生看也一樣嘛,一定要找女醫生,這本身可能就是一個問題呀。”被說中了心事,趙菲沉默了一會兒,咬咬牙說,那就給我約一個時間吧。
在我的咨詢室,坐在我對面的趙菲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兒,五官端正,身高超過165厘米。但是,即使是從表面來看,也可以發現一些問題:她衣著樸素,像上個世紀80年代初的大學生,而不像現在的白領麗人;面部表情呆板、沉悶,眼神有些神經質,不敢正眼看我;身體的姿態僵硬;過于消瘦;等等。給人總的感覺是,趙菲雖然漂亮,卻缺乏一種“女孩味兒”。
我先作了簡短的介紹,然后她開始介紹自己的情況,她說:“我今年27歲,大學畢業已經四年,在一家公司工作。大學畢業后不久,就出現了一些心理問題,情緒抑郁,害怕與人交往,特別害怕男性領導和同事,跟他們說話就緊張、臉紅、出汗,公共場合發言常常語無倫次。這些問題影響了我的學習、工作和交友。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正式談過一個男朋友,同事中有對我有好感的男性,但我因為心理方面的障礙,跟他們交往,久而久之,別人都認為我脾氣很怪,就慢慢疏遠我了。
為了消除這些問題,我讀過很多心理學方面的書,有時候有一些幫助,更多的時候沒什么幫助。一直都想看看心理咨詢師,但實在沒有勇氣把自己那些事情跟另外一個人談。看了你們醫院的網頁,感到有了一些希望,本來想找一位女醫生,你們卻沒有,的那句話讓我既難受又高興,難受的是傷疤被人揭開了,高興的是,另一個人能夠如此準確地判斷我的問題,那我也許就有救了。走進您的咨詢室的時候,我也很緊張,說了這些話,緊張緩解了不少,這么多年以來,我第一次與一位男性說這么多話。”
我父母都是大學教授,他們在專業上都很有成就,但思想十分保守,特別是在男女交往方面。我記得我8歲以前是一個快樂、活潑的女孩,經常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沒有任何心理問題。大約是五六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可以說改變了我的一生。
有一天,我跟兩個和我一樣大的男孩兒在教工宿舍樓下玩兒,其中一個男孩兒提議說,我們找一個地方,玩服游戲去。我也不知道那是個什么游戲,只想有玩兒的就好,就跟他們一起到了學校的圍墻邊上——一個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人去的地方。那兩個男孩兒先脫了衣服,然后他們讓我脫,我剛剛把衣服脫完,就看見媽媽跑過來,無比的樣子,不容分說就打了我兩耳光,還惡狠狠地罵道:你怎么這么不要臉!兩個男孩兒看到這種情形,拿起地上的衣服就跑開了。
那天回到家里,媽媽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爸爸也很生氣,說從此以后不準我跟男孩子一起玩兒。我當時懵懵懂懂的,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錯誤,但父母的那種態度,特別是媽媽罵我不要臉的那句話,刀刻般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現在想起來,還覺得羞愧、難受。后來他們對我真的是嚴加管束,從上小學到高中畢業,任何與男女關系有關的事物,都不讓我接觸。
看電視的時候,熒屏上如果出現男女親密的鏡頭,媽媽就會讓我閉上眼睛,到后來形成了條件反射,一遇到那樣的場景,我就自覺地閉上眼睛或者站起來走開;家里的,都是‘消毒’過的,凡是有男女關系的內容都被他們剪掉了再讓我看;爸爸有一個帶鎖的書柜,里面都是一些文藝方面的書,可能鎖著一些他們認為我不能看的東西。父母還不準我和男同學交往,如果他們看到我跟男同學一起回家,就會嚴厲地我。有一次我的自行車在上壞了,一位男同學幫我修,爸爸正好過,把那個男同學罵了一頓,說以后趙菲的任何事情都不要他管,那個同學被氣走了,我當時覺得特別羞愧,恨不得算了。
初二的時候,班上的女同學都看瓊瑤的小說,我聽說那都是愛情小說,自覺地不看。有一次,一位女同學硬是塞了一本瓊瑤的書給我,我利用課余時間看了一點,就被強烈地吸引住了,我悄悄地把書帶回家,結果被媽媽看到了,她地把書撕了,還讓我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別人賠書。賠書倒是小事,她撕書的那一會兒,我覺得我的心都被撕碎了。
說實在的,我父母還是很愛我的。我在物質上的要求,他們都盡可能地滿足我,學習方面,他們就更舍得花錢了。由于我跟女同學的交往也受到他們的(怕被帶壞),所以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課本知識。
在中小學,我的成績總是最好的,后來順利地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但是,我現在想,表面上我能夠專心學習,實際上學習效率并不高,特別是在高中,有時候坐在那里,半天也集中不了注意力,腦子里盡想著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爸爸媽媽不知道這一點,他們只要求我乖乖地坐在那里就行了。如果我能夠多一些人際交往,心情愉快一點,一樣可以成績好,也一樣可以考上好大學,而且不會出現現在這樣的情況。
高中二年級時,我暗戀上了一個同班同學。有一個學期,我幾乎都想著他。我很羨慕班上的其他女生,可以在他面前談笑風生、無拘無束,我卻不行,一是因為我缺乏起碼的與人交往的能力,在他面前不知道說什么好;二是怕爸媽知道我竟然早戀,在他們眼里,那可是一件跟天塌下來一樣的事情。而且有時候,我心里一出現對男生的興趣時,媽媽說我‘不要臉’的話就會在腦子里冒出來,讓我覺得特別羞辱。
到了大學,我以為爸媽管不了我了,可以生活得一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實不然,一個人的性格和與人交往的模式,是不容易改變的。開始的時候我試圖跟同學建立比較好的關系,主動跟男女同學交往,但效果不好。主要的原因還是我缺乏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和經驗。經過好多人際的沖突之后,就產生了現在的癥狀。我知道,那些沖突的原因,絕大多數是因為我太,容易情緒波動,怨不得別人。
大學畢業后,在公司里我也是只做好分內的事情,與他人保持著距離。24歲以后,爸媽就慢慢地開始著急我談朋友的事情了。他們也開始意識到當初對我的教育不當,有一次甚至向我認錯道歉。我當時就哭了,心想現在道歉有什么用,又想到他們那樣做的動機也是為我好,我成了這個樣子,連一個可以的人都沒有,越想哭得越傷心。
后來我接觸過幾個男性,都沒談成,其中除了一個之外,我都不喜歡。那個我喜歡的,在跟我打過幾次交道后,說我的性格太內向,可能跟他合不來,所以后來就沒來往了。現在我的父母雖然沒有逼著我找男朋友,其實我看得出來,他們心里比我更著急。我自己并不十分著急,我想先把自己的問題解決好再說。
趙菲是一個很有的女孩。她通過讀書和,已經基本上知道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通過十次個別心理治療后,對自己的問題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至少在認知層面上切斷了正常的性需求與“不要臉”這一判斷的聯系,也就是說不再以與男往為恥。認知的改變可以導致行為和情感的改變。
我著重跟她討論了所謂的“女孩味兒”。我說,不管從經濟上、年齡上還是身份上,你都可以穿得更吸引人一些,你是不是害怕吸引男性的注意?更深入地說,衣著樸素是不是你在試圖自己的愿望?她沒有用語言回答我的問題,而是用行動作了回答。因為不久之后,坐在我面前的就是一個衣著入時的現代女郎了。
還有一個現象反映了趙菲內心深處的變化,那就是她的體形慢慢地變得豐腴起來。成熟女性豐滿的身體,是最能夠吸引男性的。從深層心理學的觀點看,一個女性如果不能接受自己的性,那她就會通過潛意識的途徑(心理對身體的影響),使自己不具有吸引男性的特征。趙菲“長胖”意味著,她自己在潛意識的深處接納了自己。
后來我們決定,讓她轉作集體心理治療,在人際交往中解決其他問題。在一個12人的治療小組內,趙菲的變化極大,15次治療下來,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我仿佛又看到了八歲以前那個快樂、活潑的小女孩。
集體治療主要針對認知和行為層面。在認知層面上,主要方式是與他人交流對性關系的看法。趙菲發現,她內心深處的一些關于性的倫理準則,就像是從書上讀到的一百多年前的女孩子的準則,已經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而且作為旁觀者,她也清楚地看到,并不只她一個人如此落伍,小組內有幾個男性和女性的想法和做法,甚至比她還要保守和,這讓她好像看到了自己的一部分。她的感覺是,既然把那些不合理的想法看清楚了,清除它們就有了希望。后來事實也證明,那些想法一出現,她就能夠識別和消除它們,或者至少使它們不對自己產生大的影響。
對認知造成影響的還有對有關男女關系的觀察和欣賞。我在小組內向大家展示了兩幅圖片。一幅是一個四歲左右的小女孩,拉開了一個跟她同年齡小男孩的短褲,好奇地探頭往里面看。圖片的名字叫做“怎么比我多一點”。趙菲看完這幅圖片評論說,對性的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的,我們應該接納它。
還有一幅圖片是著名的攝影作品,曾經轟動世界。女子站在火車車廂門口,她的男友站在站臺上,火車馬上就要開走,兩人深情吻別,周圍有很多人在觀看,當然也包括攝下這一感人瞬間的攝影師。趙菲說,她以前也看過這幅作品,但沒有怎么深想,也許是下意識地不敢讓自己深想,這次看了以后,感到很大的震撼,原來男女之情可以如此美好,美好得可以向全世界的人展示。
在行為層面,主要是進行了一些交流方面的訓練。比如與異性談話,怎樣開始、打算談什么話題、如何傾聽、如何回應、目光怎樣交流或者回避、怎樣的姿勢可以讓人放松,等等。開始訓練的時候,一面對異性趙菲就手足無措,大腦一片空白,不知說什么好。經過幾次訓練,特別是受到大家的鼓勵之后,她的進步很快。最后她的感覺是,與異性談話不僅不是一件令人緊張的事情,而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她有信心把通過訓練獲得的技巧應用到生活中。
最后一次治療結束后,趙菲跟我握手道別。她哭了,是那種做成了某件大事之后喜悅的哭。她問我,她以后有什么好消息可不可以打電話告訴我。我知道她可能暗示的是什么,就回答說,當然可以,我會為你高興的。
據統計,利用兒童滿足性欲的性虐待,發生率較低,大約是5%。但是,兒童的與其年齡相稱的性愿望和性活動(包括獲得性知識、與異性恰當交流等等),這樣的行為,也是一種虐待,我們不妨稱之為“性的性虐待”。這樣的性虐待的發生率就很高了。特別是在我國,由于文化的影響,深受其害的女性的數量肯定是驚人的。尤為的是,我們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它的危害,所以就不可能采取措施來消除它。
人類個體在不同的階段都有性的愿望,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性愿望,也有相應的、恰當的滿足方式。比如五六歲的男孩兒、女孩兒通過在游戲中扮演爸爸媽媽而滿足,十幾歲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通過想象滿足,成年人通過性行為本身滿足,等等。性愿望的壓抑不僅是反人性的,還可能導致很多心理的和身體的疾病,并最終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就和幸福。
學習并不意味著僅僅學習書本知識,還應該包括學習人際交往的知識,特別是與異往的知識。交往的能力和經驗應該從小開始培養,一個人不可能在成年那一天突然就變得能夠老練地與異性打交道了。
兒童有知道他們應該知道的性知識。而且,他們最終總是要知道的,與其讓他們通過非正式的渠道知道,不如正正地告訴他們。這樣才能夠使他們真正獲得正確的知識,而不會被錯誤的觀點。
父母害怕孩子接觸性知識和性事件,是他們自己內心焦慮的表現。他們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父母沒有給孩子制造過于“人工”的成長。使孩子在沒有任何“性色彩”的真空里長大,看起來是,實際上是、甚至虐待。
父母愛孩子,這從來都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該如何去愛。做父母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沒有人天生就是好父母,所以閱讀一些怎樣教育孩子的、和書籍,聽取專家們的,十分重要。
對于性知識不是一瀉千里的都講給孩子,而是符合孩子每個年齡段的循序漸進的,在孩子的生長發育中漸漸揭開性的奧秘,只有如此孩子在成長后才會順其自然的與異性接觸,才會水到渠成的去挑選自己喜歡的異性。
請不要用的帽子死死的扣住孩子天性的敏銳,誰能夠不經歷小學、中學、高中的熏陶直接進入大學呢?別太難為咱們的孩子,敏銳時壓抑他們的天性,長大后卻要求他們自己學會與異往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