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存卵巢 幫患癌女性留存生育力
6月5日,北京婦產醫院,卵巢組織凍存庫。
女性一旦患上惡性腫瘤,在放化療過程中卵巢功能極容易退化,導致絕經提前、失去孕育生命的機會。我國從歐洲引入了凍存卵巢技術,符合條件的患者可在進行原發疾病治療前,將自己的卵巢組織凍存,待疾病治療完成,身體條件合適后,再進行移植手術,從而恢復卵巢功能。相較凍卵手術,凍存卵巢手術前期準備時間短、適用人群廣泛。目前,由北京婦產醫院建立的中國首個卵巢組織凍存庫中,已保存了260例卵巢組織。
在北京,生殖力保護中心的網絡覆蓋多家醫院,在這些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可將卵巢組織送來北京婦產醫院保存。現在,北京以外的地區也在嘗試“觸網”,幾十個城市的一百多所醫院正在接受培訓,如果轉運系統銜接順利,更多外地患者就能在該中心凍存卵巢。
新京報訊 今年4月,北京婦產醫院為一位32歲直腸癌術后女性進行了凍存卵巢組織移植,幫助其恢復卵巢功能,這是我國第9例卵巢組織自體移植患者。
“我等著做回女人啦”
北京婦產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阮祥燕的微信中,還保存著月月(化名)的照片。一張拍于2017年的照片中,月月面色憔悴、蠟黃,表情拘謹;而另外幾張是今年的照片,月月明顯臉頰圓潤了。
今年4月16日,月月在醫院接受了凍存卵巢組織移植手術,成為我國第九例卵巢移植患者。
月月今年三十多歲,來自西安。前年,她被查出直腸癌,需要進行手術。術前,月月要接受放療,但卵細胞對放療非常敏感,癌細胞被殺滅的同時,卵細胞同樣可能遭受毀滅性破壞。2017年9月,月月接受了卵巢組織凍存手術,凍存了兩個卵巢的各1/2。
阮祥燕介紹,選擇部分切除,首先是考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也保留一絲希望,如果放療沒有摧毀卵巢功能,患者能正常生活。不過,和大部分接受放化療后的育齡女性一樣,月月沒有成為幸運者,直腸癌手術結束,月月出現了潮熱、煩躁、出汗、絕經等更年期癥狀。
結束直腸癌的臨床治療,評估無需其他治療后,月月回到北京婦產醫院,移植回之前凍存的卵巢組織。現在,距離手術已經過去近兩個月,月月的更年期癥狀逐漸消失。昨天,月月給阮祥燕發來檢查結果,卵巢功能接近正常。
“我等著做回女人啦,謝謝您!”月月在微信里給阮祥燕發來一句文字消息和兩個開心的表情。她告訴阮祥燕,自己有一個孩子,本不想再要,經歷這次遭遇,現在非常期待第二個孩子。
260例卵巢組織入庫凍存
和月月一樣因癌癥治療面臨喪失生育力風險的女性,還有很多。
今年1月,國家癌癥中心發布了最新一期全國癌癥統計數據。2015年,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癥。其中,女性約為177.8萬例。發病人數還在增長,10多年來,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刊登的《卵巢組織凍存與移植中國專家共識》中提到,細胞毒性藥物與放射治療等可導致女性生育力嚴重損傷。例如,骨髓移植前的超大劑量化療可導致70%-100%的患者發生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早絕經風險升高20倍。
如果在放化療前凍存卵巢組織,治療結束后再移植回體內,患者就有望重獲生育力。2012年,北京婦產醫院建立了中國首個卵巢組織凍存庫,2015年成立國際生殖力保護中心。目前,凍存庫中已保存了260例卵巢組織。
“這些患者來自全國各地。患上乳腺癌、卵巢早期癌癥、淋巴瘤、血液病等的都有,最多的是宮頸癌。”阮祥燕說。在北京,生殖力保護中心的網絡覆蓋了301醫院、協和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北京朝陽醫院等,在這些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可以將卵巢組織送來北京婦產醫院保存。現在,北京以外的地區也在嘗試“觸網”,幾十個城市的一百多所醫院正在接受培訓,如果轉運系統銜接順利,更多外地患者就能在該中心凍存卵巢。
釋疑1
卵巢凍存如何實現?
通過腹腔鏡手術取出卵巢組織,處理成卵巢皮質片大部分存于凍存管中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進行卵巢凍存和移植。阮祥燕介紹,卵巢凍存前,患者要經過一系列評估。首先是腫瘤預后情況,只有在預后較好的前提下,凍存卵巢才有意義。卵巢狀況也要列入考量,卵巢上已發生癌細胞轉移的不能凍存,卵巢功能衰退嚴重的,凍存價值也不大。
通過評估后,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醫生才能進行手術。手術采用腹腔鏡的方式,入院后第二天便能進行。“在患者的腹部打幾個孔,幾分鐘就能取出來,算上前后準備的時間,一小時左右就能結束。”阮祥燕說。
這些卵巢組織離體后,被置于4-8℃轉移液中,放在轉運箱中送至卵巢組織凍存庫。工作人員將在超凈工作臺上處理卵巢組織,盡可能去除髓質,保留卵巢皮質并將其處理分割成卵巢皮質片,大部分保存于凍存管中,小部分用于病理檢測。
卵巢凍存后,患者可以回到原發疾病治療中,經過一段時間恢復,如卵巢功能經過評估已衰退,可以考慮移植。移植手術同樣采用腹腔鏡技術,打孔后進行原位移植,一般術后3個月卵巢功能便能逐漸恢復。
釋疑2
凍卵巢與凍卵有什么區別?
凍卵巢前期準備時間短、適用人群廣泛,能幫助青春期前患者保存生育力
阮祥燕介紹,想要凍卵的女性,要提前打針促排卵,這個過程持續至少兩周。較幸運的年輕女性,一次可取10個左右的卵泡,年紀較大的一次只能取3-5個,每個凍存卵泡只有7%的活產率,要提高成功受孕機會需凍存約20個卵泡。由于過程漫長,一些急于治療的癌癥患者無法等待。青春期前的小姑娘更是無法進行凍卵。
相比之下,凍存卵巢前期準備時間短,卵巢組織中保留的卵泡數量可達數百甚至上千個,比單獨取卵更為高效。
更重要的是,卵巢組織凍存與移植的適用人群廣泛,是青春期前患者和需要緊急放化療患者保存生育力的惟一選擇。
釋疑3
凍存卵巢技術推廣面臨哪些難題?
該技術知曉率低,且卵巢組織冷凍和保存技術難度高
阮祥燕介紹,卵巢組織的取材手術并不困難,經過規范培訓后,各地均能進行,移植手術難度也不高,不過移植的核心在于卵巢組織的冷凍和保存。“卵巢組織十分脆弱,但凡處理和凍存過程中出現一點問題,卵細胞就會死亡,因此,處理過程要非常規范,這也提高了該技術的應用門檻。”
另一方面,該技術的知曉率仍然較低。
前期,一位天津的癌癥患者來到北京,希望阮祥燕為其凍存卵巢組織,但簽署知情同意書前,這名患者的化療醫生還在電話中追問:“保命重要還是保生育力重要?”這讓患者打消凍存的念頭,回到了家鄉。
阮祥燕說,很多患者都是從主治大夫口中得知卵巢凍存,但在一些醫院,就連大夫也不了解這項新技術,認為凍存卵巢和保命有所沖突。新技術未被廣泛知曉,無形中讓不少育齡女性失去了生育機會。
新京報記者 戴軒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