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億IPO胎死腹中?百威亞太赴港上市計劃被按下暫停鍵
7月13日,國際啤酒巨頭百威英博發布聲明稱,公司已決定不再推進百威亞太在中國香港的IPO計劃。百威英博提到,由于現行市場情況等方面因素,公司目前尚不具備繼續推進上述IPO計劃的條件。值得一提的是,這距離百威亞太正式招股僅過去一周時間。
百威英博的聲明。來源:百威英博官網
公開資料顯示,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商,旗下啤酒品牌眾多,包括全球性品牌“百威”“科羅娜”、跨國品牌“福佳”等、地區性品牌“凱獅”“哈爾濱啤酒”等,而百威亞太則是其亞太區公司。
截至2019年3月31日,百威亞太的業務由主要位于中國、澳大利亞、韓國、印度及越南的62家釀酒廠(包括1家蘋果酒廠)及73個經銷中心組成。2017年、2018年,該公司分別實現收入77.90億美元、84.59億美元;實現凈利潤10.77億美元、14.09億美元。
今年5月10日,百威亞太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申請,并于6月14日、7月2日先后更新了通過聆訊后的招股書。7月5日,百威亞太正式招股,招股價介于每股40港元至47港元之間。按照招股價上限計算,百威亞太此次IPO最多可募集764.47億港元,而這一數字足以使其成為食品飲料行業今年以來、甚至史上規模最大的IPO。
據百威亞太預期,此次招股的截止時間為7月11日,定價日期為7月12日;7月19日,該公司將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然而,截至發稿前,百威亞太并未如期作出IPO定價,且未進行相關說明。
據媒體報道,百威亞太已推遲IPO定價,具體時間未定,可能無法按計劃上市。還有消息稱,盡管百威亞太按照最低價招股,但下單數額不足,相關投行仍在與百威亞太管理層協商,希望能夠降低募資額度、調低定價等方式重新上市,但未達成共識。
“招股價太高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百威亞太的IPO進程,此外,應該也有反壟斷方面的因素在里面。”7月13日,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如是說。
朱丹蓬提到,如果百威亞太未能成功在港交所上市,那么該公司也會謀求其他市場上市,比如新加坡等,“上市是肯定要上的,不然它的資金鏈問題無法解決。”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百威亞太的負債總額達86.04億美元。據了解,百威亞太此次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將全部即時用于償還應付百威集團附屬公司的貸款,以完成相關重組。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7月13日收盤,百威英博在美股市場股價下跌3.03%,報86.94美元/股。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