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生物醫藥產業“三鏈融合”大闖關
珠海生物醫藥產業“三鏈融合”大闖關
加速創新鏈、產業鏈、政策鏈融合,助推產業向高端化躍升
作為六大支柱產業之一,上半年珠海市生物醫藥產業同比增長21.5%。圖為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 南方日報記者 關銘榮 攝
目前,珠海已形成以藥品制造業為主體,醫療器械為支撐,保健品和化妝品為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體系。圖為瑞思普利公司的科研實驗室。南方日報記者 關銘榮 攝
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珠海市支柱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16.68億元,增長5.0%,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速3.9個百分點。其中六大支柱產業之一的生物醫藥業保持高速增長,增加值達21.5%。
不久前,珠海市市長姚奕生在廣州會見澳門科技大學、廣藥集團有關負責人,三方就推進中醫藥產業項目合作進行探討和交流。本月初,珠海首次舉辦的生物醫藥對接會透露,大型藥企廣藥集團、香雪制藥正計劃落戶珠海,借力珠海優勢拓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國際版圖”。
良好產業基礎、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為珠海生物醫藥產業布局粵港澳大灣區創造了機遇。但另一方面,業內人士認為,在廣深龍頭引領和中山、東莞等地加速追趕的產業競合格局下,“小而美”的珠海要在大灣區內實現產業突圍,須繼續加快生物醫藥產業向高端化躍升。
南方日報記者走訪調研發現,珠海已形成以藥品制造業為主體,醫療器械為支撐,保健品和化妝品為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體系,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鏈、產業鏈、政策鏈“三鏈融合”,是珠海推進該產業能級量級提升的“關鍵一招”。
南方日報記者 黃鶴林 王韶江
策劃/統籌:吳志遠
趨勢
初創生物醫藥企業駛入“快車道”
“得益于麗珠、聯邦制藥等一批龍頭企業產值的持續增速,珠海生物醫藥產業近年來持續高速增長。”珠海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分析。目前,珠海已形成以藥品制造業為主體,醫療器械為支撐,保健品和化妝品為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體系。
在龍頭企業引領發展下,隨著近年來珠海持續加碼生物醫藥高端人才和項目引進力度,初創生物醫藥企業也駛入了“快車道”。
在珠海橫琴盈科瑞藥物研究院,實驗室擺放著一批高精尖的中藥研發平臺,研發人員正在實驗室中忙碌地進行中藥提取、濃縮、醇沉等一系列研發工藝。作為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首家入駐的企業,短短兩年多時間,該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就突破千萬大關。
“企業帶著配方來,就可以通過產業園的公共服務平臺進行藥品的中試、生產和銷售。”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副行政總裁馮準說,對于初創企業而言,可以更加集中資源潛心研發,加快藥品上市的產學研進程。
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以北,一家新興生物醫藥器械的初創企業也嶄露頭角。
去年底,位于珠海高新區的通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憑借高端顱內植入介入醫療器械項目的自有先進技術,在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生物醫藥行業總決賽中獲亞軍。在這場國家級的行業“較量”中,通橋僅僅是一家成立不到3年的企業。
相比較國外知識產權壟斷、顱內介入醫療器械費用昂貴等現狀,通橋的研發成果將打破這一局面,讓患者從國產化醫療器械中減輕經濟負擔。目前,通橋顱內植入介入醫療器械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已經提交13項專利,4項已獲批。未來,在中國腦卒中介入診療的國產化進程中,將會出現“珠海企業”的身影。
沿著珠海生物醫藥產業版圖往西探尋,被稱為“南方藥谷”的金灣生物醫藥基地,涌現出一批亮眼的初創企業,珠海瑞思普利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該公司正在研發項目采用第三代肺部給藥技術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