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首頁  性愛行為  性虐待

3790名保代流動報告:興業11人投奔中原 中信華泰狂攬才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8-23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3790名保代流動報告:興業11人投奔中原 中信華泰狂攬才

  投行“寒冬”的影響還在繼續。隨著多家投行加大控制成本力度,保代出現流動潮。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統計,截至8月6日,財通證券、德邦證券等保代總人數大幅減少,如果考慮同期還有新注冊登記的保代,那么意味著“老人”流失人數可能達到兩位數以上。

  其中,興業證券投行多達11人集體跳槽到中原證券,前者去年的薪酬改革曾引起內部矛盾,后者在今年保代人數激增18人后即將發力。此外,民族證券與五礦證券等也迎來多個團隊加入。

  大型券商的吸引力則各不同。頭部券商中信證券與華泰聯合招攬各地人才超過十余人;但招商證券、廣發證券在今年上半年陸續有多名保代離職。

  降薪潮持續

  盡管2019年一級市場利好政策頻頻:A股IPO常態化發行,科創板注冊制實行,但部分投行從業人員仍處于“艱難時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民生證券人士處獨家獲悉,近期,投行擬對獎金方案進行調整:過去三年整體盈利才能發獎金。

  具體而言,去年出現虧損的部門,遞延到今年的應發效益獎將不予發放;若2016-2018年三年部門考核利潤累計為正,則2018年獎金減半計提;若2018年部門考核利潤為正且累計三年為正,那么獎金全額發放。

  對此,民生證券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應時表示,這是公司內部的薪酬改革,對具體情況不作回應。

  作為中小型券商,民生證券與同類券商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其投行業務為營收第一支柱,超過經紀業務。2018年財報數據顯示,其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4.74億元,經紀業務則為3.02億。

  不過,2018年民生證券的行業排名已出現下滑。根據證券業協會披露的數據,民生證券2018年投行業務排名從22名下降至25名。

  對于民生證券最大的收入貢獻板塊,對投行業務本應有較大的投入支持。而此次出現獎金調整,或意味著其投行成本壓力愈來愈突出。

  深圳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認為,去年一級市場因監管環境變化,IPO大批撤回;二級市場低迷令定增發行困難,同時并購重組活躍度也大幅下降。“寒冬”下保代“產能過剩”,投行加大控制成本力度,出現減薪不足為奇。

  “今年雖然環境變好,但主要是頭部券商受益,中小券商很多項目還在推進,沒到上市階段,所以整體來說投行控制成本還是偏緊。”該名深圳券商投行人士談道。

  投行“春天”還在等待,但保代數量日益增長,這筆人才成本對各家投行而言,是不可小覷的壓力。

  根據證券業協會截至8月6日數據,目前合共有3790名保代,相比今年年初的3678名保代增長約3%。

  其中,中信建投證券與廣發證券保代總人數最多,僅此兩家就已超過200名,分別為215名、204名。中信證券排在第三,共有190名。

  另外,國信證券、華泰聯合、海通證券、國金證券、國泰君安、民生證券、招商證券的保代總人數也超過百名。中金公司、光大證券、安信證券三家券商保代人數則逾90人。

  而從人員變化來看,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共有41家的保代總人數出現增長,占比42%;35家出現減少,占比36%。

  興業遭中原集中挖角

  在洶涌的流動潮中,中原證券與興業證券是今年以來保代流動中最為突出的案例。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中原證券今年保代總人數從年初的23人,激增到8月初的41人。

  新加入的人絕大部分來自興業證券。11名興業保代集體跳槽至中原,規模之大,在近三年來實屬罕見。跳槽到中原證券的保代數量,在興業證券年初保代總人數89名中占比12%,若加總零星加入到其他券商的保代人數,興業證券投行今年人才流失嚴重。

  回看興業證券投行2018年表現,排名較前一年降一名,但收入規模出現大幅下滑,從2017年的11.03億下降至6.79億,同比下降38.44%。

  記者了解到,興業證券去年調整薪酬結構,修訂發布《績效獎勵遞延管理辦法》,明確對全體正式員工實行績效獎勵遞延,中層及業務部門員工的年終獎有15%被遞延至未來三年發放,其他員工的遞延比例為5%。而這個比例的基數也有所扣減,實際發放比例提高,到手薪酬相應減少。

  一名興業證券投行內部人士表示,大量人員離職主要因為政策不穩定,反復變化。“獎金說不給就不給了,原因是投行虧損,不創造價值,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走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述提及的11人中,有5名為薛榮年舊部,分別為鐵維銘、劉哲、秦洪波、封江濤、戰曉峰。當年他們陸續從平安證券跟隨薛榮年“轉戰”華林證券,隨后又到達興業證券,如今這批人馬率領新的團隊投奔中原證券。

  從資歷來看,11人中有不少為首批注冊的老保代,另有4名在2009-2011年注冊。

  中原證券除了迎來11名來自興業證券的團隊以外,另有4名來自德邦證券,同樣資歷頗深。

  事實上,中原證券投行表現并不突出。根據協會數據,2018年其收入1億,排在第68名,兩組數據均好于2017年情況。

  而今中原證券加大對保代團隊的吸收,預計將要重點發力投行。從公開資料顯示,公司目前儲備項目并不理想,科創板零項目,主板和創業板排隊IPO項目各2家。

  此外,除了中原證券以外,出現較大人員流動的還有西南證券和長江證券投行子公司。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今年年初西南證券仍有保代流失,主要流向華西證券和東興證券,各有3名;長江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則有4名保代共同加入五礦證券。

  大券商吸引力分化

  由于小券商激勵機制高,過去保代流動常見從大券商流向小券商;但近年來頭部券商對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突出。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截至8月6日,共有來自9家券商合計12名保代投奔中信證券,是加入方最多的案例,其中有4名來自中信建投。

  華泰聯合也有相似情況,共有來自8家券商合計13名保代加入,其中來自國信證券與招商證券的最多,各有3名。

  加入人數越多,顯然越能體現一個平臺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對此,華南一家上市券商投行人士分析,“一般而言,大券商有能力的保代會跳槽到小券商,畢竟激勵機制好,還能當團隊長,但要強調能力突出,本身有項目積累。現在保代跳槽到頭部券商,主要看中的是大平臺,一方面項目儲備多,另一方面人才集中。”

  但不是所有大券商都有中信證券和華泰聯合的情況。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比如廣發證券與國信證券,其保代總人數雖然出現增長,但主要為新注冊的保代,新加入的各有1名。

  招商證券保代總人數亦出現大幅減少,截至8月6日,總數減少7名保代,由于新注冊保代有5名,這意味著“老人”出走數量或達兩位數以上。

  有招商證券投行人士表示,去年以來公司已在控制費用,“有的投行員工收入主要靠津貼,補貼被砍,意味著收入也會大幅下滑。”

  而今年招商開始看齊其他大型券商,實行商務卡制度,“以前業務提成部分會以費用形勢發放,現在主要是將費用規范化,出差只能刷商務卡。”該名人士談道。

  另有大型券商未來半年可能也會出現保代流失的情況。受所保薦公司受處罰影響,與其業務綁定較深的廣發證券可能會受到拖累。

  據記者了解,今年年中開始,多名保代陸續從廣發證券離職,跳槽到同行。一名離職人士告訴記者,“不是對公司有不滿,只是因為前景不明確,主要擔心萬一中介機構也要被罰,大家項目都要黃了。”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