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攜手上海公安、檢察院對司機開展系列安全培訓
梁長玉報道 9月19日下午,滴滴出行聯(lián)合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對百名滴滴司機開展“注重涉刑知識積累,保障營商環(huán)境”為主題的安全知識分享。據(jù)悉,這已經是近8天內滴滴聯(lián)合政法部門開展的第3場網約車司機專場安全培訓。
此前,滴滴聯(lián)合上海虹口交警于9月18日開展了主題為“守法出行是幸福起點”專題講座;9月12日,上海浦東交警從《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出發(fā),講解網約車司機常見的風險場景。干貨滿滿的專業(yè)知識,妙趣橫生的宣講,再結合警官們多年一線工作經驗分享,切實提高了司機師傅們的駕駛技巧和應急處置能力。
“你們知道在機動車行駛過程中,哪些交通違法行為最高發(fā)?”在9月18日活動現(xiàn)場,上海虹口交警支隊車管宣傳大隊警長周向安向滴滴司機發(fā)問。乍一聽到這問題,現(xiàn)場老司機們懵了:還真沒想過!
周向安介紹,由于對上海道路交通法規(guī)不了解以及交通“陋習”等原因,“機動車亂鳴號”、“開車瀏覽電子設備”、“一次連續(xù)變換兩條以上車道”“黃線道路違停或違規(guī)上下客”、“機動車路口大彎小轉”、緩行加塞、車窗拋物、逆向行駛等8大違法行為最高發(fā)。周警官提醒,滴滴司機可以利用交警微博、微信、短信等平臺獲知相關交通管理措施和交通法律法規(guī),守法文明出行,遠離易發(fā)交通違法行為。
車費糾紛、行駛路線、醉酒乘客……網約車司機常年在路上跑,難免遇到意外情況。應該如何妥善處置?9月19日,滴滴出行邀請上海市人民檢察院韓卓韋檢察官從網約車沖突案例出發(fā),向滴滴司機講授人身傷害、涉性、襲警三種犯罪類型。同時提醒司機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積累涉刑知識,才能在關鍵時刻妥善合法地保護自己。
滴滴網約車上海江蘇區(qū)域安全負責人介紹,警企合作是滴滴線下安全教育的重要形式。該系列活動旨在通過警企合作和警方的專業(yè)賦能,切實減少網約車出行中交通事故和車內沖突案事件,努力構筑司機與乘客的安全防線。未來,滴滴還將探討更多安全教育形式,助力城市安全美好出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