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年內最大規模“納A擴容” 增量資金或遠超前兩次
MSCI年內最大規模“納A擴容” 增量資金或遠超前兩次
北京時間11月8日凌晨6時,明晟公司(MSCI)發布11月份半年度指數評估結果,以及此次納入A股權重提升安排調整的名單。業內人士認為,作為MSCI年內第三次“納A擴容”,將帶來最大規模增量資金。
此次調整,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將從15%提升至20%,并將于11月26日收盤后生效。值得注意的是,此次MSCI中國指數中將增加204只A股,其中189只為中盤股,中國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將分別提升為12.1%和4.1%。
中盤股首次被納入
MSCI第三步提升納入A股權重的最大亮點在于,中盤股首次被納入MSCI體系,這將給國際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參與A股市場的機會。
“首次納入中盤股,納入因子為20%。由于本次調整后A股在全球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從2.5%提升至4.1%,中盤股的納入將帶來被動增量資金規模的流入,預計被動資金流入規模為67億美元(近468億人民幣)左右,高于過去兩次的調整。”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納入的中盤股行業主要集中在計算機、電子和醫藥上,相關行業的權重將因此增加。此前MSCI已納入的行業權重將在中盤股的納入下略有改變,但MSCI成分股仍主要集中在銀行、非銀、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上。”章俊說。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擴容表現出兩大新特點,一是新增了中盤股,對中盤股的走勢是絕對利好。二是本次新增資金將遠超前兩次,增量資金有利于當前A股市場向上拓展空間。
增量資金或遠超前兩次
A股納入MSCI權重進一步增加無疑將為A股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何南野初步預計,本次增量資金將在2500億元至3000億元人民幣。
“短期來講,資金的增加將助推A股的主要板塊公司股價和市值的提升。與此同時,新增的中盤股,有利于平衡國內不同板塊的股價走勢,有利于中等市值的公司走出更好的股價行情。”何南野表示。
在談到中長期的影響時,何南野還表示:“一方面國際投資者對A股將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擴容被動增加增量資金的同時,吸引更多的主動型增量資金加入到A股投資當中。另一方面,引入更多的國外投資者,市場可以更充分的評估公司價值,從而讓優質的上市公司能夠得到更好的估值,提高資本市場優勝劣汰和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同時,國內投資者通過借鑒他們更成熟的投資理念,也能豐富和提升自己的投資方式和投資手段,有利于培養更為成熟的國內投資者體系”。
今年以來,除了MSCI逐步提升A股權重之外,其他國際指數加快了納入A股的步伐,目前,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指已相繼納入A股。
章俊對此表示,首先,中國受益于其自身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相繼發力釋放政策紅利,逐步釋放的經濟發展潛力和較為穩定的發展預期將吸引境外機構資金不斷流入。其次,更大的資本回報吸引外資持續流入。目前中國資本市場估值相對較低,價值投資的權重不斷抬升,外資在高資本回報的吸引下將持續流入中國。
為了更好地對接國際,何南野認為,我國資本市場還應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一是加強資本市場的改革,完善體制機制,提高資本市場的包容性和韌性,讓資本市場可以自身有效地對沖資本的流入與流出,增強免疫性。同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減少政策對資本市場的影響,逐步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二是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開放性,不斷提升A股境外投資者比重,逐步從散戶為主向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投資者結構轉變。三是監管部門應加強對境外資金的投資行為的監控,適度做好前瞻性的預警,在面對資金大額流入、流出時有相應的對策。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