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  性愛行為  性虐待

聯創股份高管再提減持計劃被指違反承諾 董事長曾因違規減持遭立案調查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2-22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全年只歇三個月,這是山東淄博上市公司聯創股份高管減持股份的節奏。

12月7日、17日、19日,聯創股份接連發布三份預披露公告,公告稱公司董事、高管邵秀英、王蔚以及董事會秘書胡安智均計劃通過集中競價的形式進行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3月份,聯創股份曾發布公告稱多名董事承諾取消減持計劃,此次在年內再次發布減持計劃明顯違反了不減持承諾。

《華夏時報》記者還注意到,除了4月、5月和8月份外,2019年的其他九個月份聯創股份高管都進行了減持。作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和董事長的李洪國也是減持最為兇猛的,今年以來已減持1295.79萬股,套現約7127萬元。其曾在2016年股價高位時更是一把減持2000多萬股,套現6.19億元。

高管們一年內輪番接力減持背后,聯創股份到底怎么了?

再提減持計劃違背承諾

19日晚間,聯創股份發布公告稱,副董事長邵秀英擬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股份累計不超過827.59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70%。

這也是近期聯創股份發布的第三份減持預披露公告,之前的12月17日,公司董事、高管王蔚也擬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股份累計不超過366.85萬股。10天之前即12月7日,公司董秘胡安智也表示要進行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的3月4日,聯創股份曾發布一份《關于公司全體非獨立董事及持股 5%以上股東承諾的公告 》,在這份公告中,作為董事、高管的王蔚明確對于減持股份做出承諾。承諾寫到“王蔚先生承諾:自2019年3月4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不再提出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股份的減持計劃。 ”

而王蔚此次再次提出擬通過集中競價形式進行減持的時間是12月17日,在承諾期限內再次提出減持計劃,王蔚此舉是否違反承諾?

“根據公司之前公告表述,王蔚此次提出減持計劃還是在之前不減持承諾的承諾期限內的,顯然違反了承諾。”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許峰律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不過,邵秀英與胡安智的減持計劃并不違反承諾,因為在3月份的承諾中,兩人的承諾與王蔚的表述有所不同。其中,“紹秀英女士承諾:自 2019 年 3 月 4 日起 6 個月內,不以任何形式主動減持公司股份。” “胡安智先生承諾:自 2019 年 3 月 4 日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不以任何形式減持公司股份。 ”

從公告披露的內容看,邵秀英與胡安智的減持股份的行動開始日期都將跨入2020年。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除了4、5、8月份外,聯創股份高管在9個月的時間里輪番接力減持。其中,作為控股股東、董事長李洪國的減持最為兇猛,今年以來已減持1295.79萬股,套現約7127萬元。

此外,作為公司副董事長邵秀英的減持也頗為密集。《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邵秀英在1、9、10月份密集減持963.84萬股,累計套現約3800多萬元。

此次提出減持計劃,邵秀英與王蔚的減持目的均是歸還證券公司股票質押融資借款。Wind資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李洪國的質押比例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數的99.85%,邵秀英的質押比例為84.05%,十大股東中其他股東的質押比例均為100%。

作為聯創股份的控股股東和董事長的李洪國也是減持力度最大的。2016年10月份,李洪國一把減持2000多萬股,一次性套現6.18億元。

今年11月份,李洪國還因為違規減持,遭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顯示,李洪國遭立案調查,是因為其涉嫌違法違規減持“聯創股份”及未按規定披露。

12億商譽懸頂、業績下滑

高管們堪稱“拖拉機”式的頻繁減持除了歸還質押借款外,是否與其糟糕的業績表現和風險有關呢?

聯創股份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7.71億元,同比增加8.92%,歸母凈利潤1.28億元,同比下降19.98%。公司賬面貨幣資金2.36億元,短期借款2.43億元,應付賬款和其他應付款分別為9.6億元和8.04億元,資產負債率進一步上升至48.81%。

此外,聯創股份還有巨額的應收賬款在身。三季度財報顯示,聯創股份應收賬款約22億元,占總資產的43.9%,相比半年報披露的數據又增家了2億元。

聯創股份原來的主營業務是聚氨酯硬泡組合聚醚的生產銷售,之后聯創股份耗資四五十億收購多家公司跨界轉型進入互聯網廣告營銷行業。

2015年3月,聯創股份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上海新合,交易作價12.2億元,溢價率高達1507%。上海新合承諾,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度歸母凈利潤不低于1億元、1.3億元和1.5億元。

隨后,公司又分別以10.1億元和7.2億元的價格收購上海激創和上海麟動100%股權,溢價率分別為1355%和3493%。聯創股份在2017年和2018年分兩步收購上海鰲投100%的股權。上海激創、上海麟動和上海鰲投分別承諾累計歸母凈利潤不低于2.67億元、2.25億元和5.45億元。收購完成后,聯創股份累計共積攢了32.7億元的商譽。

不過,2018年聯創股份對上述四家公司計提了商譽減值損失高達20.7億元,這直接導致聯創股份2018年凈利潤巨虧近20億元,同比暴跌525.89%。

即便是計提了20.7億元的商譽減值損失,聯創股份仍然還有剩余的商譽金額12億元。

股價大幅下滑、股權高比例質押、12億元的商譽減值風險,業績持續向下的聯創股份還能扛得住嗎?近日,《華夏時報》記者向聯創股份公開郵箱發去采訪郵件,截至記者發稿,并未獲得任何回復。

編輯:高艷云 主編:陳鋒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