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備案落空 網貸平臺加快洗牌
隨著2019年駛入后半場,網貸備案再次延期也成為定局。與此同時,網貸行業“玩家”也有所減少。網貸之家《P2P網貸行業2019年6月報》(以下簡稱《月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864家,跌破900家大關。對此,業內專家表示,網貸平臺今年將加快洗牌,未來行業將開展牌照化、法制化、常態化監管。
根據4月披露的網貸備案試點工作方案,網貸備案正式啟動時間不應晚于6月末。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尚沒有平臺進入備案程序。這也是繼2016年原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對網貸實行備案管理以來的又一次延期。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試點備案落空,但行業出清工作一點兒也沒有停歇。7月8日,宜貸網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宜貸網向廣大宜友真誠致歉》公告稱,平臺良性退出后,正常還款的借款客戶逐漸減少,逾期借款項目增多,后續回款主要依托法院訴訟及后續執行。但今年以來,國家宏觀政策對民間借貸收緊,間接導致逾期借款項目在法院訴訟立案面臨一定困難,情況更加嚴峻。公告指出,平臺需要時間,這個時間或許比當初承諾的3年要長,但一定會有一個期限。
網貸之家最新《月報》顯示,除了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864家外,6月行業的成交量為893.81億元,相比上月減少36.22億元,環比下降3.89%,同比下降50.86%。截至2019年6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量為8.6萬億元。借貸余額方面,截至2019年6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合計貸款余額總量為6871.2億元,環比下降1.87%,下降幅度為131.15億元。
“整體而言,6月P2P網貸行業在平臺總數、業務總規模、投資人數量方面依然保持‘三降’趨勢。”北京某平臺人士表示。在他看來,隨著監管政策的陸續發力,我國網貸行業規模“瘦身”在所難免。
而在機構清退方面,各地監管也較為活躍。去年下半年至今,共有11省市監管發布《P2P網貸平臺良性退出指引》;深圳、杭州等地還組織過規模較小的機構勸退會議;今年4月,濟南、四川、深圳、云南等地還分批次發布了清退機構名單或擬退出機構名單。
7月5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組織召開網貸行業催收問題研討會。會議認為,目前,社會存在部分借款人和企業打著“反暴力催收”名義進行的惡意逃廢債行為,需要聯合各種社會力量,共同打擊惡意逃廢債,把網貸行業惡意逃廢債名單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并建立失信懲戒制度。
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日前發布的《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失信懲戒操作規范》提出,經依法認定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網貸借款人,符合逾期時間超過6個月,經合法、必要的催收,且未按要求如實提交財產申報資料情形的,可以認定為存在嚴重失信行為,可列入嚴重失信網貸借款人名單。
展望未來,專家們普遍認為,今后我國網貸行業會如同當今的銀行業一樣,出現幾個頭部的大平臺來主導市場,而區域內也會出現若干個有特色的中小平臺,至于其他小微平臺會逐步被市場淘汰。另外,未來也會由專門的監管機構,來開展牌照化、法制化、常態化監管。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