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入境旅游市場規模、旅游收入實現穩步雙增長
中國網11月27日訊 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今天發布的《中國入境旅游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國入境旅游市場規模保持穩步增長,市場結構繼續走向優化,入境旅游服務品質得到游客認可。
《報告》說,進入21世紀,中國入境旅游雖然增速放緩,但整體依然保持穩步增長趨勢。2015年以來,入境旅游由此前連續三年的負增長轉向正增長,并在此后的四年里連續保持小幅增長。2018年,中國接待入境游客1.41億人次,同比增長1.2%。與此同時,入境過夜市場和外國人入境市場規模同樣保持穩步擴大,2018年,中國接待入境過夜游客6290萬人次,外國人入境游客3054萬人次,分別增長3.6%和4.7%,明顯高于入境旅游總人次的增速。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的初步預測,2019年入境旅游將繼續保持增長。
近年來,入境旅游收入同樣保持穩步增長。自2014年中國根據國際旅游統計規則重新調整入境旅游收入統計口徑以來,入境旅游收入增長趨勢較明顯。到2018年,中國入境旅游收入達1271億美元,同比增長3.0%。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的初步預測,2019年入境旅游收入同樣將繼續保持增長,有望突破1300億美元。
《報告》表示,中國入境旅游市場結構的穩定主要體現為洲際客源市場和客源國市場保持基本穩定,其優化則主要表現為入境過夜市場占比及外國人入境市場占比的提升。
《報告》稱,即使不考慮中國港澳臺地區,亞洲地區也持續是中國最主要的客源市場。亞洲市場占外國人入境市場的比重穩定在60%左右,其次是歐洲和北美市場,近幾年來,它們的占比分別穩定在20%和10%上下。整體來看,亞洲、歐洲和北美三個地區貢獻了90%的外國人入境客源市場,持續是中國入境旅游市場的主體構成。
《報告》分析認為,中國港澳臺地區,尤其是港澳地區持續是中國入境旅游的基礎市場。雖然港澳臺市場占比在緩慢下降,但依然維持在較高水平上。2018年,港澳臺市場的占比達78%,即使在入境過夜旅游市場,其占比也超過60%。
亞洲周邊國家是中國最主要的入境客源市場。不考慮港澳臺地區,中國前十大客源市場中,除了美國和俄羅斯外,其余均為亞洲國家。過去三年的數據也顯示,雖然位居前十的部分客源國位次有所變動,但這十個客源國家整體保持不變。
無論從入境過夜市場占比還是外國客源市場占比來看,中國入境旅游市場結構不斷優化。2018年中國入境過夜市場的占比為44.5%,相比2000年提高7個百分點。過去近20年里,外國客源市場占比同樣保持穩步上升,從2000年的12.2%增加到2018年的21.6%,提升了9個百分點。
《報告》透露,入境游客認為來華旅游較物有所值。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對入境游客開展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入境游客對“旅游價格是否合理”以及“旅游質量是否與價格相符”的評分接近8分,表明入境游客普遍認為來華旅游價格較為合理,性價比較高。
入境游客具有較高的總體滿意度。同樣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的調查結果,入境游客對在華旅游的滿意度較高,其中入境游客對總體滿意度和與其需求相比的滿意度評價較高,均超過8分,入境游客需求得到較好地滿足。
入境游客具有較高的忠誠度。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的調查結果,入境游客未來重游的可能性及推薦給親朋好友的可能性均較高,評分接近8分。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與谷歌聯合開展的外國游客行為與態度調查結果,過去兩年來過中國的外國游客中,42%表示未來一年將再次來華旅游,外國游客的重訪率較高。
(伍策 元月)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