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前行 重在高質量發展
縱觀2019年的國際環境,風險和挑戰不斷。經合組織(OECD)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多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面對錯綜復雜的環境,中國經濟顯示出強大的韌性,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態勢,主要指標符合預期,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
縱向看:不懼風雨保持定力做好自己的事
“穩”是概括中國經濟表現的一大關鍵詞。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2%,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全年有望保持在年初確定的6%~6.5%的目標區間內。
比較分析表明,我國經濟增速在總量1萬億美元以上的世界經濟體中位居第一,繼續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增速穩、就業穩、投資穩、外貿穩、收入穩……今年以來,中國的增長、物價、就業和國際收支等宏觀經濟核心指標均保持在預期的區間。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結構不斷優化,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在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部不穩定因素較多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保持穩健前行來之不易,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潛力。
今年的“雙十一”,“天貓”24小時銷售額達2684億元,京東累計下單2044億元,拼多多、蘇寧易購都有不錯的業績……彭博社稱,“雙十一”不僅是消費者的狂歡節,投資者也密切關注這一天,將其視為反映中國經濟活力的窗口之一。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5%,全國城鎮新增就業接近1100萬人,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糧食生產再獲豐收,高技術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保持較快發展勢頭……在全球經濟下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背景下,今年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但主要指標仍保持總體平穩,亮點紛呈,充滿活力。
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連日來雪花飛舞,戶外滴水成冰。幾家農產品出口企業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卻正干得熱火朝天,將鮮洋蔥分揀裝袋,過磅裝車。
“今天上午,我們公司的28噸洋蔥剛剛出口巴布亞新幾內亞,這還是公司第一次出口洋蔥到巴布亞新幾內亞。”酒泉神舟農產品產銷農民專業聯合社負責人刑向東告訴記者。蘭州海關關長李全介紹,蘭州海關結合甘肅省實際,出臺《促進農產品出口十二條措施》,從農產品這一特色優勢產業集中發力,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通過一系列實打實的舉措,今年前10個月,甘肅省出口農產品貨值2.06億美元。
今年1—11月,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28.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預計全年的外貿仍將穩定在30萬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從國際比較來看,中國出口增速高于全球主要經濟體整體水平。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經濟學家劉元春表示,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政策有效緩解了周期性、趨勢性、突發事件以及結構分化帶來的沖擊,中國經濟顯示出強大的彈性韌性,很多指標取得超預期效果。
橫向看:中國依然是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壓艙石
迎五洲客,計天下利。今年11月份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進博會吸引181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800多家企業參展,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比首屆增長了23%。目前,第三屆進博會籌備工作已經開始,進博會已經成為促進中國進口和國際交易的重要平臺,也是貿易投資合作的重要平臺。
在全球經濟增長面臨巨大下行壓力之下,去年世界經濟增長3.6%。今年預期只有3.0%。“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依然達到30%以上,是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壓艙石。”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指出。
今年以來,中國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措施,全年減稅降費總額將超過2萬億元。這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同時,中國不斷推出貿易便利化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通過《外商投資法》、頒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建設深圳先行示范區、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以及新增6個自貿試驗區。
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隨著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的不斷完善,中國改革開放、區域發展空間布局持續優化。
長期看:諸多有利支撐使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下一階段,盡管國內外環境復雜嚴峻,但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大國經濟的規模優勢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明顯,我們完全有能力、有條件、有基礎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