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吃”也能御寒保暖!你家飯桌上有這5樣嗎?
一天到晚手腳冰涼,裹得像個“粽子”,卻依舊感覺很冷……為什么有人冬天穿得很多卻還是怕冷?答案可能藏在飲食習慣里。今天,小編告訴你幾種最適合冬季的“暖身食物”,幫你溫暖過冬。
01 身體是怎么發熱的?
如果將人體比作一個供暖工廠,那么:
工廠的燃料,就是食物中含熱量的成分,包括脂肪、淀粉和糖;
工廠的燃燒鍋爐,主要是人體細胞中的線粒體;
鍋爐所需要的空氣,就是我們吸進來、并用血紅蛋白攜帶著、通過血液循環運送到全身的氧氣;
生產的結果,就是在生物氧化過程中釋放的能量,包括讓身體溫暖的熱量,也包括推動人體血液循環、細胞更新、組織修復、工作學習等所需的化學能量。
02 多吃5樣暖身食物
1、牛羊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蛋白質本身具有很高的“食物熱效應”,也就是說,進食后會促進體表散熱,這種散熱所消耗的能量高達蛋白質所含能量的30%之多。
人們吃涮羊肉會渾身冒汗,如果只吃涮白菜、涮面條,不可能達到同樣的溫暖效果。
除了能夠提供大量優質蛋白質,紅肉還能提供血紅素鐵以及飽和脂肪,對因為貧血和低血壓而怕冷的人來說,有利于升高血紅蛋白,并升高血壓。
提醒:高血壓、高血脂的人應控制,少吃紅肉,否則可能增加慢病風險。注意,不能只吃肉不吃菜,食物一定要多樣化。
2、乳制品等富含鈣的食物
3、辣椒、姜等香辛料
辣椒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能夠起到發熱作用。吃加了香辛料的食品,如花椒、大茴香、蔥、姜、蒜之類,或多或少都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和促進血液循環的雙重效果,所以身體散熱會增加。
不過,姜、蒜等有一定的刺激性,胃腸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多吃。
4、海帶、海魚等富含碘的食物
碘是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海產品含碘量較高,對因缺碘導致的甲狀腺功能低下有一定改善作用,保障患者的基礎代謝率。
但對于甲狀腺功能正常的人,這些食物一般不會發揮太大效用。
5、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
03 御寒,3類食物不靠譜
巧克力等高熱量食物
蛋糕、點心等高糖食物
酒
04 你還可以試試這5招
1、睡前泡腳20分鐘
2、早睡晚起
保證23點至凌晨3點的睡眠質量,早上可以先在床上坐5分鐘左右再起,給身體以“緩沖”時間,以免引發心血管意外。
3、穿得寬松些
打底褲、打底襪等緊身衣物,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人會更容易覺得冷,所以,盡量穿得寬松舒適一些。
4、每周堅持鍛煉
5、穿雙寬松的棉襪入睡
很多人都有“腳冷全身都冷”的經歷,建議穿溫暖的棉襪入睡,避免夜間足部受涼。
【本期編輯:楊君君】
來源:《生命時報》
END
覺得不錯請轉發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