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覽模式管用嗎?扎心,睡前玩手機真會導致失眠
睡前玩手機,你有沒有這個習慣呢?為了減少明亮的手機屏幕對睡眠的影響,很多人會打開手機自帶的“夜覽”模式。但據新華社報道,英國有學者發現,這些模式對睡眠并無益處,甚至會讓使用者更難入睡。那么,“夜覽”模式是不是只是個噱頭呢?
400-455納米的短波藍光有害健康
在了解“夜覽”模式是否有效之前,我們先認識一下什么是“藍光”。藍光是指波長為400-500納米的可視光,其中只有400-455納米的短波藍光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而這種有害藍光大量存在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產生的光線當中。
江蘇省中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孫化萍介紹,有害的藍光可以引起晶狀體的渾濁,穿過晶狀體后,這個光線到達視網膜,對視網膜也有一定的損害。另外有害藍光對褪黑素有一定抑制作用,會引起失眠或者睡眠的質量下降。
為了減少藍光對睡眠以及眼睛的影響,手機生產商都會為手機配置上“夜覽”或者“護眼”模式,稱“可以有效過濾藍光,預防用眼疲勞,幫助使用者在夜晚獲得更好的睡眠”。
對此,有南京市民表示,“護眼”模式到底有沒有效果,這個也沒什么實際感受;也有可能只是商家搞得宣傳噱頭。
能減少藍光射出 但危害依然存在
對此,江蘇省中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孫化萍介紹,夜覽模式主要是通過三個方面,第一是手機的亮度減少了,第二就是調整色差色溫,第三是改變一些色素。但是只要手機的夜覽模式的光的亮度大于周圍環境的光,對我們的眼睛都是有危害的,對睡眠的話也是不利的。
專家表示,手機自帶的“夜覽”模式,確實能減少藍光,但效果有限。想要有效緩解手機等電子產品對眼睛和睡眠的影響,還是要合理用眼。
專家支招,夜間使用電子產品還是要開個小燈,減少亮度的對比;第二就是注意眼睛休息,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一般看30-40分鐘電子屏幕,最多不超過1小時,眼睛一定要休息。還有一點就是,看手機的時候希望時坐著,不要臥著。
了解了藍光的原理,你是不是決定不再依賴手機的“夜覽”或者“護眼”模式呢?其實,除了這些模式之外,像藍光手機膜、防藍光眼鏡等等,都是效果有限,并不能完全緩解電子產品對使用者的影響。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