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資料館恢復營業首日重映兩部經典老片
24日19時,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正式恢復營業,影院里迎來了100多位影迷,他們相聚在這里,觀看了《勞工之愛情》和《枯木逢春》兩部經典影片。在180多天的關閉之后,影迷們終于能夠重新走進藝術影院,感受到經典影片帶來的巨大魅力。
一百張票幾分鐘賣光
在國家電影局近日下發全國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以在7月20日恢復營業的通知后,中國電影資料館很快行動起來。7月23日17時正式售票開始,100多張票幾分鐘就賣光了。
記者24日18時趕到位于小西天的中國電影資料館,大廳里已經來了不少觀眾。24歲的張帥是河北保定人,在昌平區沙河一家公司工作,從沙河到城里可以坐345路快車,不到半個小時就能到積水潭,再走五分鐘的路就到藝術影院。
張帥是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的常客,他喜歡看經典影片,這些日子一直關注著中國電影資料館的公眾號,當7月23日網上開始售票后,他第一時間搶到了票。“影院關閉的時間太長了”,張帥告訴記者,自己天天關注北京影院的開業時間,“一直在期盼,現在心情真的非常激動。”
20歲的小劉是杭州人,以前在北京生活過幾年,最近幾天剛好來北京玩,看到中國電影資料館恢復營業的消息,馬上就在網上訂了票,“今晚的票價只要20元,很劃算,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進場必須“我來罩著你”
電影資料館對此次恢復營業非常重視,觀眾在進入大門后,測體溫、掃健康碼,一切都非常正規。此外,進場觀眾都拿到了一個白色紙袋,紙袋上寫著“我來罩著你”五個字。這是影院為觀眾特別準備的,里面有兩只口罩和一包消毒濕巾。
走進影院,抬頭就看到了大銀幕上的“歸,有光——久別重逢,凈啟新篇”的巨幅海報畫面,這是電影資料館特意為影院重啟而做的。
放映前,穿了一身紅色裙子的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走到臺上,先是對著臺下觀眾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說,“能夠跟大家再次見面,我真的很激動!我想跟大家說說過去這些日子我們都干了啥,這些事情都代表了我們對電影和觀眾的愛。”原來,藝術影院里面625個座椅全部都換了新的。另外,電影資料館還對藝術影院里面的空調進行了維修和保養。
藝術影院座位上的隔離帶特別醒目,上面寫著“我已閉關,請到隔壁就座”的俏皮文字。孫向輝還特意提到了白色紙袋上的“我來罩著你”幾個字的含義,“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接下來能夠讓大家安心地看電影,能一直看下去。”
為什么選擇《勞工之愛情》和《枯木逢春》兩部影片作為藝術影院恢復營業后首場放映影片,孫向輝館長解釋,《勞工之愛情》是鎮館之寶,“我們希望在180多天影院停業的日子后,觀眾再來看電影時先從我們國家保存下來的第一部電影看起。另外,選擇《枯木逢春》這部電影,也是希望中國電影能夠在180多天的關閉之后‘枯木逢春’。”
《枯木逢春》值得細品
“我們終于等到這一天了,可以說今天到場的觀眾對電影都是真愛!”電影史專家、電影資料館史學研究室副主任李鎮隨后上臺給現場觀眾做片前導賞。他激動地說:“能夠在大銀幕上看《勞工之愛情》和《枯木逢春》,這一定是資深影迷!”
李鎮認為,拍攝于1922年的《勞工之愛情》,是現存中國最好的故事片之一。這部電影采用固定機位拍攝,拍攝角度也單一,“這可能是當年拍攝者認為保持傳統看戲的角度非常重要,這就是中國人的‘影戲情結’”。而拍攝于1960的《枯木逢春》,距離現在剛好一個甲子,當年中國剛剛戰勝了血吸蟲病。這種疾病當年導致了全國13個地區將近1000萬人感染。該片導演鄭君里拍攝過《一江春水向東流》和《烏鴉與麻雀》,“《枯木逢春》是鄭君里導演在藝術上最成熟的一部作品。他把中國傳統的文論、畫論、樂論以及千年的積累都融會在電影里。這部電影的一朵花、一片葉子都是有感情的;里面的一束光和一片云都是別有深意的。這部電影特別值得大家等待了這么久來觀看”。
影院的燈光暗了下來,光影在大銀幕上跳動起來了。《勞工之愛情》雖然是一部默片,但片中有很多搞笑細節,電影院里傳來大家輕輕的笑聲。時光就這樣悄悄滑動,而溫暖和感動卻在觀眾的心中彼此傳遞。
“雖然我之前看過《勞工之愛情》,但在大銀幕上看感覺還是不一樣!”觀影結束后,24歲的觀眾小孫說,她住在新街口附近,以前是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的常客,明年她要去美國的一所大學學習電影專業,“中國電影業這段時間太難了,作為未來電影業中的一員,我無論如何都要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一下影院,希望有更多的觀眾能夠走進影院,中國電影在歷經疫情后再創輝煌!”(王金躍)
- 標簽:1001戶外旅游網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