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合陽:惠民政策兜底 群眾心里有底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別看我年齡大,我很能吃苦。我要好好干,給孫女一間新屋,讓全家過上好日子。”近日,陜西省合陽縣城關街道辦大莊頭社區原貧困戶楊春厚開心地說。
多年前,楊春厚的兒子經營紙箱廠失利,欠下不少債務,從此遠走他鄉杳無音信。兒媳改嫁,留下一個年幼的孫女,老伴患帕金森癥十多年,經常住院且開支極大,平時還要人照顧,家里的日子過得緊巴巴。
自精準扶貧以來,楊春厚的孫女在教育扶貧政策的資助下,順利上完大學且已就業。醫療扶貧為其完全卸下了老伴看病的包袱,危房改造補貼2.58萬元。2018年楊春厚新發展了5畝藥材,平時打小工一天也能掙100元,各方面生活逐步邁上了正軌。
據悉,大莊頭社區位于合陽縣城鄉接合部,有大莊頭、南莊、劉家莊、楊河、太樂5個自然村,主導產業有小麥、玉米、核桃、花椒等,群眾增收主要以勞務輸出為主。脫貧攻堅以來,幫扶干部和社區“兩委”干部盡己所能,全面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群眾生活不斷改善。
對標“八個一批”和“八個全覆蓋”,深入開展大調研、大走訪、大宣講活動,提高社區群眾對脫貧攻堅政策的知曉率和滿意度。堅持分類實施、因戶因人施策、精準幫扶。2016年至2018年,該村產業扶持覆蓋57戶196人,發放直補資金11.33萬元,村里27個孩子享受教育扶貧補助。
圍繞扶志扶智活動,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教育及村規民約制定學習;開展花椒管理技術培訓,提高社區群眾脫貧致富的生產技能;發揮愛心超市積分卡獎勵機制,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共發放積分卡4520分;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共評選出五好脫貧戶、“好媳婦”、“好公婆”、十星級文明戶25人。
狠抓美麗鄉村建設,修筑劉家莊村通村水泥路2公里、生產路1公里;建成劉家莊村衛生室120平方米、太樂村衛生室100平方米;新建劉家莊村水塔1座、修繕太樂村機井1眼;修建劉家莊村、南莊村澇池2座;鋪設劉家莊村污水管道;鋪設劉家莊村巷道2.5公里、南莊村巷道1.5公里;鋪設劉家莊村小廣場2個1300平方米……
“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目前,大莊頭社區貧困村推出各項指標均已完成,群眾幸福生活的大幕正在徐徐拉開。(文 王勇 編輯 吳宇婷)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