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需要強化三個意識
文化和旅游部的組建成立,標志文旅融合新時代已經開啟,文化旅游領域深層次變革正蓄勢待發。我們要努力走好新時代文旅融合之路,實現文化旅游“1+1>2”的效應。
實際上,對文旅融合的探索并非始自文化和旅游部門的合并,文化和旅游自始就結伴而行,這些年大致形成了以下幾種融合模式。
文化景觀模式。自古以來,山水樓臺因文人而名。廬山因李白《望廬山瀑布》等名篇佳句而絢麗多姿,成為歷代文人游學必經之地;岳陽樓因李白、杜甫、李商隱等大詩人接踵賦詩而著稱于世,更因范仲淹《岳陽樓記》而名動天下;滕王閣因王勃《滕王閣序》而聲名鵲起;潯陽樓因宋江題反詩、李逵劫法場等故事傳說而成為江南十大名樓。文化賦予山水樓臺以精神內涵,而使其更加引人入勝,成為游人神往的目的地。文化與景觀的結合開啟了文旅融合的先河。
主題公園模式。主題公園以其特色文化、驚險刺激的游樂、互動虛擬式體驗、便捷周到的服務,吸引了龐大的人流,成為城市文化旅游新地標。去年《全球主題公園調查報告》顯示,上海迪士尼樂園在首個完整運營年份就吸引了1100萬人次入園游玩,華僑城、華強方特、長隆集團等本土品牌也表現搶眼,包攬全球TOP10主題公園榜單第4位至第6位,且增速領跑。
特色小鎮模式。文旅小鎮以古鎮為載體,融入民俗、文化藝術、非遺展示、文藝酒吧、個性客棧、特色文創等元素,在業內“圈粉”無數。比如水墨婺源、烏鎮、鳳凰古城等等,成為人們“說走就走的旅行”“感受時光倒流”的熱門目的地。
旅游演藝模式。近年來,旅游演藝風生水起,以陽朔《印象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網站推薦更多>>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