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實景劇 情和景在夏夜交融
一座城市,一個景區,除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是否有一場精彩的夜間演出,越來越成為能否留住游客的關鍵。隨著各地文旅融合的推進,大家對于旅游演出在夜游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看重。今年,在一些熱門旅游目的地,實景劇如星火燎原,在大制作的基礎上,還紛紛強調本地文化。暑熱難消,入夜了,走進實景劇片場,去觀看各具特色的大制作吧。
“千古情”項目落地張家界 高科技還原滄海桑田
新劇名稱:《張家界千古情》
視聽盛宴:大型歌舞《張家界千古情》于6月28日在張家界核心景區武陵源亮相。宋城演藝旗下的“千古情”系列每年演出8000多場,票房收入占據中國旅游演藝市場半壁江山,打造的每一臺“千古情”都迅速成為當地的文化地標。
《張家界千古情》演出濃縮了張家界億萬年的歷史文化與傳奇,分為《滄海桑田》《武陵仙境》《天子山傳說》《小城往事》《馬桑樹》《愛在湘西》等場,時尚、高科技、國際化。在演出現場,劇院瞬間變成億萬年前的海底世界,神秘的史前海洋生物在觀眾身邊搖曳而過,雜技演員化身精靈在觀眾頭頂飛旋。觀眾能感受劇院360°全息互動帶來的沉浸式觀看體驗。
張家界位于北緯30°,3億多年前,這里發生了劇烈的地殼運動,造就了張家界鬼斧神工的美。《滄海桑田》一場運用VR等高科技手段還原億萬年前張家界滄海桑田的地殼運動,數萬個點光源、全息投影幕、無人機讓劇院瞬間變成奇幻的海底世界,演出運用了眾多舞臺機械遍布舞臺區域和觀眾席區域,50項舞臺新發明,上千平方米超清LED屏,呈現出上天入地、出其不意的效果,300位演職人員傾情演繹,在水陸空三維空間營造出360°全景效果,讓觀眾時刻沉浸在演出中。
據悉,此次參與《張家界千古情》編舞的均為國內國際知名的舞蹈編導,在內容、音樂、舞蹈形式、舞臺手段等多方面進行了創新,將張家界的傳統民俗、傳統舞蹈結合現代、國際的時尚元素進行顛覆性創造。傳統元素現代表達、民族元素世界化表達,呈現一個國際范的張家界。
和大型歌舞《張家界千古情》一同亮相的還有張家界千古情景區,晴雨皆宜。近萬平方米的旅游綜合體內擁有數十項兒童游樂,是親子互動的理想去處,一眾高科技體驗項目驚喜連連。大庸古街內土家織錦、湘繡、儺戲面具、糖畫、打糍粑、陶藝坊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手工作坊云集,近距離體驗非遺文化的魅力。《擺手篝火狂歡》《土司招婿》《覃將點兵》《穿越快閃秀》等數十場演藝秀和科技秀,讓觀眾能從中感受文化與科技的饕餮盛宴。
出游貼士:廣州飛張家界,之后打車前往張家界千古情景區。
寧夏首部文旅舞臺劇 觀眾“走”入劇中嘗美酒
新劇名稱:寧夏《沙坡頭盛典》
視聽盛宴:近期,國內首臺浸沒式魔幻情境體驗劇《沙坡頭盛典》2019年演出季在寧夏中衛市沙坡頭水鎮啟動,演出將持續至十一黃金周。《沙坡頭盛典》采用浸沒式手法,觀眾邊走邊看,互動感極強,體驗當地風土人情。這臺讓觀眾“沉浸其中”的演出,是“絲綢之路盛典”系列旅游演藝繼《吐魯番盛典》《喀納斯盛典》《敦煌盛典》《絲路花雨》《獨山盛典》之后的又一創作。
這部情景體驗劇是寧夏首部文旅融合舞臺表演,故事改編自寧夏中衛“沙坡頭桂王國的傳說”,以“桂王子”“沙王子”與“長河公主”的情感糾葛為主線,全景展示了沙漠、綠洲、黃河等有代表性的寧夏地理符號,將大麥地巖畫、沙坡鳴鐘、淚泉、羊皮筏子、麥草方格治沙等文化符號與民俗活動融合。隨著劇情的發展變化,觀眾與演員共同行走在森林、火山、冰川等場景中,可以“觸摸”到劇中的物體,感受到桂王國的鳥語花香、魔幻森林的飛禽走獸、煉獄熔巖的火紅熾熱、冰雪世界的純凈寒冷,同時還能品嘗寧夏枸杞和當地美酒。
這場演出先有劇院,后有劇情,對原有的沙漠博物館進行改造,運用9D技術、全息影像、玻璃晶球、巨型升降平臺等舞美手段,實現觀眾的沉浸式體驗。
出游貼士:廣州飛銀川,轉車前往中衛。
世遺最新演出巨作 頂級舞美值得欣賞
新劇名稱:《花山》大型壯族神話實景劇
視聽盛宴:以世界文化遺產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