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銀行上半年債券承銷超2400億 綠債規模居市場之首
中新網7月18日電 據興業銀行消息,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承銷規模2412億元,同比增長24%,繼續保持股份制銀行第一,其中綠色債券落地42億元,規模列全市場第一。憑借領先的市場排名和專業實力,近日興業銀行榮獲《證券時報》“2019年度全能銀行投行業務天璣獎”。
今年3月,安踏集團完成對始祖鳥母公司芬蘭體育用品公司亞瑪芬的收購,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大體育品牌公司。在其海外并購項目安排的22億歐元香港銀團貸款中,興業銀行以2.99億歐元的份額居21家參團行之首,在這次國際并購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了解,目前興業銀行并購業務資產投向主要為高端制造、醫療健康、信息技術、油氣能源、通訊服務、新消費等六大行業,為企業并購整合、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推動行業整合優化深化供給側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資產證券化方面,該行先后落地市場首單通過“債券通(北向通)”方式引入純境外投資者的銀行間資產支持證券、首單央企CMBN等多項創新產品,一方面加快信貸資產證券化騰挪出新的信貸資源,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支持我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2018年以來累計發行信貸資產證券化項目630.20億元,排名股份制銀行第一;另一方面,推動實體企業資產證券化盤活存量,拓寬融資渠道,2018年全年承銷發行ABN 133.78億元,位居全市場第二。
“銀行系投行作為推動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發展的主力軍,始終堅守本源,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興業銀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陳偉表示,該行堅持“商行+投行”戰略,以客戶為本、商行為體、投行為用,深入推進投研、投承、投銷一體化建設,為客戶提供“融資+融智”綜合化服務方案,業務門類涵蓋債券、并購融資、銀團貸款、資本市場、資產證券化和非標投資等大類產品,且建立了證券化、撮合代理等多渠道資產流轉體系,能夠滿足客戶多元化個性化需求。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