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鑼開市” 科創板交首日答卷
“鳴鑼開市” 科創板交首日答卷
7月22日,江蘇省南京市,股民在某證券營業部關注著行情。當日,科創板首批25股上市,平均漲幅140%。視覺中國供圖
25只科創板“選手”如期沖進“賽場”。
今天,備受矚目的科創板開市,華興源創、睿創微納、中國通號等25家企業在經過層層“選拔”后,成為了第一批登上科創板交易的企業。截至下午三時,科創板25只股票首日平均漲幅約140%,成交額逾480億元。
至此,作為改革試驗田的科創板翻開了我國資本市場的新篇章。
個股漲幅超500% 上午兩度觸發臨停
上午9:30,科創板鳴鑼開市,25只科創板股票正式掛牌交易。
一上線25只股票全線飄紅。由于科創板交易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上午開市后,科創板25家企業穩坐滬深兩市漲幅榜,漲得最少的,也上漲了20%。
開市之后,科創板部分股票一度高開低走,按照上交所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異常交易實時監控細則(試行)》,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科創板股票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60%,實施盤中臨時停牌,單次停牌10分鐘。
在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看來,相比第一天開市,科創板之后的表現更值得關注。
“A股其他板塊第一天也是沒有漲跌幅限制,第二天才有,而科創板實行的是前五日交易不設漲跌停,這點投資者一定要做好區分。”此外,科創板的漲跌停幅度在20%,與A股其他板塊不同,趙錫軍提醒個人投資者,要對科創板出現的波動有心理預期和承受力。
在榮盛發展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尹中立看來,科創板剛剛開始,個人投資者在加杠桿這個事情上要謹慎。對于科創板是否會出現高開之后回落的情況,尹中立認為,如果大部分投資者都有這個擔憂,就不會在高價時大量拋售,科創板走勢也不會出現這種結果。
機構投資者要洞悉企業財務數字背后的真實情況
科創板開市第一天,人們不僅關注科創板和個股的表現,更關注滬深兩市的整體反應。
過去的一周,A股市場表現跌宕起伏,今天,上證指數開盤報2925.79,收盤于2886.97,下跌1.27%。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科創板開市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按照以往實踐經驗來看,會對主板有帶動作用,而且場外資金非常多,不用擔心溢出效應。但從數據來看,科創板開市后,還是對其他板塊產生了短期影響。
張瑋認為,科創板勢必會對存量市場起到資金分流的作用,但科創板也會對主板中與科創板上市企業相關的影子股,起到示范效應,而兩個板塊之間的企業估值差異可能慢慢縮小,但他擔憂,如果科創板股價上漲太高,普通的投資者可能很難判斷一只股票價格是不是處于合理區間。
在一些人看來,科創板開市后,投資者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評估這些企業的價值,“這也決定了投資者要何時買賣。”聯訊證券的分析顯示,目前25家企業中有20家按照對盈利要求較高的標準一進行申報,容百科技、中國通號、中微公司和虹軟科技按照標準四進行申報,僅天準科技1家企業在科創板申報時采用了標準三,“市盈率這一考察指標依然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彭海表示。
有媒體報道,在科創板開始前,各家基金公司陸續收到《關于公募基金參與科創板投資有關要求的通知》,其中提出公募基金作為專業機構投資者,要切實發揮專業引領作用,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性投資,嚴格控制投資交易換手率,保持基金產品投資策略與投資風格的穩定性與一致性,嚴禁跟風炒作、追漲殺跌。
在博時權益投資主題組、投研一體化小組負責人曾鵬看來,科創板企業的特性對機構投資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機構要有洞悉企業財務數字背后的真實情況的能力,從技術能力、商業模式、產品和渠道能力多方面研究和評估企業潛在價值。曾鵬認為,與傳統領域的企業相比,大部分科創板公司凈利潤、ROE(凈資產收益率)、PE(市盈率)等靜態指標方面要求不高,對投資者指導作用不大。因此,機構投資者在科創板投資中,要注重借鑒國際同行經驗,根據企業的商業模式、所處生命周期不同,多維度的評估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合理價值區間。
而科創板一個重要的作用是打破過去直接由一級市場投資人單方面定價的局面,進入二級市場的企業,估值定價可能會變得更為合理,但也因此要求機構投資者引入一級市場的投資思維,對科創板企業所在的產業場景、賽道、格局做更前端的研究。
同時,要將流動性風險納入考量,“對流動性差的標的要嚴格控制持倉金額,并在合理定價區間之下分批建倉,均化買入成本。”
IPO發行數量應和二級市場波動脫鉤
科創板開市后,有關IPO發行問題備受關注。
有人認為,IPO的速度不宜過快,否則勢必會分散存量市場的資金,對A股其他板塊有影響;也有人認為,科創板實行注冊制,不應該用過去的思維來看待IPO的速度。
“年內上市企業在50家左右比較合適,”張瑋認為,當年創業板的發行速度較快,但是沒有帶來預期的示范效應。他估算了一下,如果科創板上線50只股票,對存量市場擾動不會太大。
“IPO的節奏主要看市場選擇,一定要把IPO的數量和二級市場的波動脫鉤”。趙錫軍認為,監管部門不應該對大盤指數承擔責任,之前A股市場的IPO速度會受股指的影響,大盤表現不好可能就暫停IPO,但科創板實行注冊制,和過去備案制下的IPO沒有可比性,沒有必要規定一周之內非要發多少只股票,“要遵從市場選擇,不用行政手段去干預。”
在一些行業人士看來,科創板如果想符合發展預期,一定要真正實現雙邊市場,可以做空,也可以退市。在尹中立看來,登上科創板的企業許多都是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但科技創新領域的特點是有技術迭代,現有的企業財務數據看著不錯,但企業前景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會產生比較大的業績波動。因此,科創板的退市制度值得投資者關注。
張瑋認為,科創板所起到的示范作用不僅在“準入”方面,還包括“退出”,“在注冊制上科創板已經開了一個好頭,在退出上也會起到示范作用,”他指出,這也給企業合規和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信息披露一定要透明、合規。
曾鵬認為,科創板新規從上市公司合法性、股票流動性、企業持續經營能力和財務狀況等方面制定了退市相關標準,并首次提出“觸及終止上市標準的,股票直接終止上市,不再使用暫停上市/恢復上市/重新上市”等程序。
在他看來,這個“史上最嚴的退市程序”旨在改革現行A股市場中“炒ST/炒退市”的投機行為。而對于公募基金而言,作為專業的投資機構,要充分研究科創板新規中的具體退市準則,并制定相應的風控標準。
一方面,機構可以借鑒目前A股投資框架中的風控原則,回避有企業財務瑕疵、企業戰略定位不清、產品終端銷售收入與實際調研匹配度較低的個股。
另一方面,機構可以適度借鑒一級市場的投資風控思路,從科創板企業主要管理層的個人履歷、征信報告、公司員工、客戶及競爭對手多維度訪談的方式進行風險識別。
在此基礎之上,公募基金應構建合理的投資組合,不能只謀“高成長”而忽視“高波動”,要有充分預案,利用市場工具做好風險對沖。
本報北京7月22日電
中國青年報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