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夜間經濟餐飲仍占主導 文化需求成藍海
11月15日至17日,經文化和旅游部批準,由中國旅游研究院、蕪湖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市名家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9中國夜間經濟論壇在安徽蕪湖召開。會上,中國旅游研究院夜間經濟課題負責人、博士趙一靜發布了《2019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發展夜間經濟要把握好夜游“黃金四小時、白銀六公里”。大部分夜間游客的游玩時間為1至4小時,79.8%的夜間游客游玩時間超過2小時。夜游者傾向于再夜游地附近選擇住宿,而不是白天游玩的旅游吸引物附近,住宿地6公里范圍內是夜游的黃金地帶。
《報告》稱,總體來看,夜間消費餐飲仍占主導,文化休閑為需求藍海。夜間休閑活動排名以此為逛公園散步、逛夜市、逛街、吃夜宵、戶外運動、電影院或劇院、刷手機、跳廣場舞、KTV或酒吧或網吧或游戲廳、在家看電視或玩電腦、親子活動、看書、健身美容養生、棋牌等。
截止到2019年10月,國際上明確發布夜間經濟政策的城市已經超過了40余個,國際城市夜間經濟進入了繁榮發展階段;在中國,夜間經濟發展進入了初始發展階段,截止2019年10月,全國發布夜間經濟、夜間旅游相關政策的規劃城市已超過40余家。
據了解,夜間經濟主要包括夜景觀光、街區夜游、景區夜游、夜市/夜宵、夜間演藝、夜間節事、夜間文化場所休閑活動等內容;本地居民在10公里以內的夜游活動被成為本地居民夜休閑,10公里以外的叫本地居民夜游,另外一個重要的部分,是指外地游客的夜游。
銀聯商務數據顯示,在2019年1至9月,國內夜間總體消費金額、筆數分別達到全日消費量的26.81%和23.80%,其中游客占比近三成。
從景區夜游產品來看,我國景區夜游門票持續弱化,但高精產品相對稀缺。數據顯示,景區夜游產品三年來持續高速增長,夜間經濟城市中AAA級以上景區夜間開放率達到七成。
數據分析認為,景夜間營業商戶占比達92%,高星評價的商戶仍然占比比較低,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夜間消費人均消費額領跑全國。
從夜間消費的品類上來看,餐飲消費占比超七成;逛公園、逛夜市、逛街“三逛”領銜戶外夜間休閑活動主流;虛擬空間休閑活動已成重要組成部分,男性比女性更為喜愛,且已滲透各個年齡層;總體上供需不匹配,文化場景需求是藍海。
中國旅游研究院大數據平臺四個系列超過5萬份調研問卷中顯示,逛公園、逛夜市、逛街“三逛”領銜戶外夜間休閑活動。虛擬休閑活動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且男性比女性更為喜愛,并已滲透到了各個年齡層。
夜游不只是夜市和燈光秀,文化場景的夜游需求強烈。數據顯示:城市夜景觀光和景區夜游依然是需求主旋律,比起街區夜游和夜市、美食街,夜間節事活動和文化場館更為游客所更向往。
從性別構成分看,女性更偏愛美食和情景,而男性更注重的是夜景的欣賞。其中,中青年群體為頭部群體,尤其關注文化場館和文化節事活動。其中,女性、中青年、高學歷、高收入及有孩子的游客對夜游目的地需求更高。
游客喜歡一個城市夜游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夜景很美,能夠使人身心愉悅,夜間的氛圍以及夜間的休閑項目很多,以及夜間旅游產品很獨特。但是,游客不喜歡一個城市的夜游因素其實很簡單,交通便捷度是否有保障、公共設施是否有保障、安全是否有保障都是影響要素。總的來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交通、安全制約了一個城市的夜間經濟發展。
通過對全國城市夜游出發及結束時間熱度矩陣表進行分析,晚上6點多出發,夜里10點前結束為夜間消費高峰期。其次為7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