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有故事 全國主流媒體游錦江體驗夜間經濟2.0版
夜色錦江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8日訊(記者 李慧穎 攝影報道)2019年3月,成都市錦江區成功入選天府旅游名縣候選名單,離天府旅游名縣一步之遙。今年以來,成都市錦江區一直堅持以“新經濟、國際化、高品位”為工作主線,充分挖掘區域文旅資源優勢,堅持高端化、特色化發展路徑,在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的道路上快馬加鞭。12月17日,“2019中央、省、市主流媒體游錦江”活動在成都市錦江區啟動,全國主流媒體記者匯聚錦江,聞酒香識錦江,感受錦江從“夜經濟”提檔升級到“夜文化”。“錦江真是越夜越有溫度。”記者們感嘆到。
錦江美景
錦江夜景
夜間經濟不斷加碼 在錦江感受2.0版“夜文化”
從九眼橋到蘭桂坊再到“夜游錦江”、大川巷……隨著生活品質和消費需求的不斷提升,錦江區夜間經濟不斷出“新”,點燃錦江“不眠夜”。
作為成都一大娛樂地標的蘭桂坊街區,坐落在水津街區,沿錦江而建,19幢小型建筑匯聚了餐飲、購物和娛樂。白天的蘭桂坊是安靜的,而夜幕降臨,這里就華燈開啟,流光溢彩。無論是酒吧還是餐廳都有著各自的特色,特別是酒吧,搖滾主題、復古主題、音樂主題……一年四季這里活動精彩紛呈,潮流的生活方式深得年輕人喜愛。粵菜館、西餐廳、火鍋、私房菜……各地美食也紛紛在蘭桂坊入駐。因此在蘭桂坊,可以和好友相聚“喝一杯”,一起感受美食與美酒的“共振”。
蘭桂坊街區,因為動感、時尚,成為不少成都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夜生活“打卡”地。如果說這樣的夜生活是1.0版本,那么今年2月,蘭桂坊對面合江亭上一曲《伎樂·24》夜游版的上演,拉開“夜游錦江”活動,就是將錦江夜生活升級為了2.0版本。
“夜游錦江”的習俗早在五代兩宋時期就已形成,此次的“復出”以“錦江故事卷軸”為主線,繪制了“老成都、蜀都味、國際范“的生活美學地圖。據悉,錦江河堤設計了多功能的藝術裝置,白天作為景觀裝置藝術靜態講述錦江文化,夜晚結合影響與光影,動態展示“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的驚艷。詩中的美景如今成為現實,這里當仁不讓的又成為一處網紅大咖點,吸引了無數游客紛至沓來,一睹為快。
只是游錦江當然不能稱為錦江夜生活2.0。今年6月,合江亭邊上,長150米的大川巷藝術夜市開市,點亮了錦江夜色。作為成都市第一條原創畫廊街區,大川巷集聚了繪畫、手作、潮玩、古著,是集藝術創作、藝術展覽、藝術教育、藝術品交易、衍生品開發“五位一體”的原創藝術世界。走在這條短短的街巷,時間彷佛變慢。明清時期的古城墻、上個世紀的老樓、成都老街區典型的煙火氣,跟新修的古風門廊形成鮮明對比,遍布街道兩旁的原創畫廊成為連接新與舊的媒介。據悉,大川巷每周將有不同主題舉辦好物夜市,帶來買賣原創、社群交流、以物換物的新鮮體驗,讓市民的夜生活更添文藝色彩,讓藝術走進市民。
藝術街區與對岸的蘭桂坊遙相呼應,一靜一動的藝術風格成為錦江的文化特色。從傳統的酒吧、餐飲1.0夜生活,到如今融合藝術、文創、文博的新興業態的夜文化,錦江區努力打造著更具“國際范、蜀都味”的多元新場景夜間經濟2.0版,合江亭片區的夜間經濟只是錦江區夜經濟冰山一角。據錦江區文體旅游局統計,截至7月底,該區工作日日均夜間客流量約2.5萬人次,夜間銷售額約240萬元;節假日日均夜間客流量約3.5萬人次,夜間銷售額400余萬元。
[1] [2] 下一頁 尾頁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