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嚴防死守”涉房再融資
房企融資問題再度成為市場焦點。近期銀保監會約談信托要求嚴控地產信托規模,發改委加強海外發債的約束,地產融資環境仍然較為惡劣。
而在資本市場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上市房企的定增項目仍然處于停滯狀態。涉房業務上市公司或募投涉員工宿舍以及辦公大樓的再融資項目,也被監管層從嚴審核。近期多個案例顯示,部分上市公司在操刀再融資的同時,轉讓涉房子公司控制權,以滿足監管要求。
有投行人士表示,關于涉房的股權融資問題,監管態度一直以來嚴格把控,主要擔心募集資金變相輸血地產,因此要求上市公司在再融資時,需剝離房地產業務。
涉房業務堅決剝離
近期地產融資政策進一步收緊,信托與美元債兩大主要融資渠道被嚴控。直接融資方面,監管層更早就已上調審核標準,涉房業務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不屬于房地產但公司存在地產業務)的股權融資動作也被監管嚴格把控。
去年坊間傳出“再融資33條”文件,其中就對上市房企或涉房業務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問題進行窗口指導,彼時表示為防止募集資金變相用于房地產業務,這類公司再融資暫不推進審核。然而,今年7月5日證監會發行部發出《再融資業務若干問題解答》30條,并未明確涉房再融資項目審核要求。但多名投行人士談到,實際上監管要求并未放松。
“涉房再融資的監管一直以來很嚴格,如果不清理就不會推進審核。”廣州一家券商投行保代表示。
北京一家大型券商保代稱,“目前監管對這類再融資項目的態度是,上市公司要剝離地產業務。”
根據記者梳理近期案例了解到,面對再融資申請文件,“補充披露公司或子公司是否存在房地產業務”幾乎成為監管層標配問題。比如7月15日公告回復內容的英唐智控(300131.SZ)就被問詢。
此外,多家上市公司在推動定增的同時剝離涉房業務。家電大王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