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  性愛保健  男性保健

生命禁區的考古 揭開高原絲綢之路神秘版圖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1-11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青藏高原考古研究》獲四川省第十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編者按

  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是省政府設立的四川省社會科學領域最高規格的獎勵,是展示我省社會科學研究水平、研究成果、研究力量的重要平臺。前不久評選出的四川省第十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集中展示了近兩年來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取得的豐碩成果。即日起,本報推出“關注省社科優秀成果獎”專欄,敬請垂注。

  本報記者 吳曉鈴

  一直以來,青藏高原因其惡劣的自然條件和文字記載的缺乏,令學界認為人類進入這里的時間很晚,更談不上文明的蓬勃發展。然而,近年來展開的系列考古,證明青藏高原3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痕跡,這塊高海拔地區同樣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10月31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頒獎大會在成都舉行,四川大學教授霍巍的《青藏高原考古研究》獲一等獎。這部專著,以詳實的考古材料證實這里是人類重要的誕生地之一,人類向高海拔地區開拓、征服自然的歷史遠比文獻記載更早。霍巍提出的高原絲綢之路概念,更被認為在學術界具有重大開拓與創新意義。

  青藏高原考古突破“生命禁區”

  人類何時開始踏上青藏高原?又如何在至今仍被視為“生命禁區”的高海拔地區生存下來?這里的文明發生和發展是否與世界其它地區的古代文明經歷過相同的歷程……作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太多秘密等待著考古去證實。

  上世紀70年代起,四川大學以童恩正為代表的老一輩考古學者開始進入西藏展開考古工作。他們于1979年發現西藏第一個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村落——卡若遺址,年代距今4000-5000年,這里出土了20多座房屋遺跡及許多石制生產工具及谷物、獸骨等,對研究西藏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引起轟動。從1990年起,四川大學開始持續不斷進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古,霍巍就是從那時起,在近30年里把考古的目光對準西藏。

  這里是“生命禁區”。考古隊員的工作地點,最高海拔到過5900米,他們忍受著生理上的極限挑戰,發現了一個個考古成果。他們住的是帳篷,白天溫度達40多攝氏度,晚上零下十幾攝氏度,“最年輕的女學生也折騰得灰頭土臉。”霍巍笑稱,他們還遇到若干次翻車、泥石流,“但是可能出現的考古成果,誘惑著大家一次次前往高原。”最長的一次,霍巍在西藏一呆就是3年。

  這里又不是“生命禁區”。在考古界前輩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存后,考古學者不斷在這里發現史前文明遺址。“我們還找到舊石器時代的若干人類遺存,證明距今3萬年,青藏高原已有人類活動。”霍巍說,這徹底改變了文獻記載和歷史研究中的誤區——認為青藏高原很晚才有人類出現。

  重大發現不斷,千年前高原就形成絲路重要干線

  青藏高原考古的另一個重大發現,發生在1992年。在中國和尼泊爾邊境吉隆縣,霍巍團隊發現了一塊唐碑碑銘《大唐天竺使之銘》。此碑刻于當地馬拉山口巖壁,其上殘存的200多個殘字顯示是唐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所刻,碑刻所載建碑者為多次出使印度的唐代使節王玄策。

  霍巍說,史料記載唐代曾開通了一條通過青藏高原到尼泊爾、再到印度的著名國際通道,也是絲綢之路的一條新路線。但是這條路線過去沒有進行過考古發現,僅留下文字記載。這條路是否存在?究竟在哪里?全世界學者都在尋找。正史記載,王玄策在貞觀和顯慶年間出使印度至少3次,公元658年出使走的正是這條路。霍巍團隊發現的唐碑,第一次從考古實物材料上將古道走向,尤其是將顯慶三年的出山口搞清楚,意義非常重大。

  更多材料證明,青藏高原和外界的交流從史前時期已開始。霍巍說,距今5500年前,青藏高原的東部種植小米,中部則在距今3500年時種植了青稞、小麥、小米。小米不是青藏高原本地植物,應該是從黃河上游地區傳播至高原。到了青銅時代,拉薩出土的鐵柄銅鏡,鏡形來自西方,紋飾又可能吸納了中國西南文化元素。霍巍發掘出土的雙圓餅首青銅短劍,和四川鹽源出土的短劍類似。種種發現證明,早在史前時期,西藏外部及西藏內部之間的交通路線已存在,甚至比較成熟。

  考古人員還在西藏發現了石窟寺——著名的皮央東嘎遺址。霍巍說,學界此前一直認為西藏沒有像敦煌一樣的石窟寺建筑,但阿里發現的這處遺址建于公元10世紀,有豐富的彩繪、雕塑等形成的800多個石窟群,“它們再度證明青藏高原不是絲綢之路上的孤島,而是絲路干線上的明珠。雖然它的佛教藝術比敦煌晚,但同樣非常璀璨。”

  學術意義重大,勾勒青藏高原各民族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過程

  “霍巍教授提出的高原絲綢之路概念以及諸多相應發現,具有重大的開拓與創新意義。”此次社科成果獎歷史考古組組長陳玉屏介紹,本次評選中,歷史考古組的重頭成果很多,普遍具有相當水準。對于《青藏高原考古研究》,評審專家一致認為意義重大,同意并推薦,最終霍巍專著成為兩個一等獎之一。陳玉屏介紹,專家們經過嚴謹的審讀后認為,這本專著對西藏考古材料進行的系統、全面、深入分析研究成果,具有填補西藏考古研究空白的價值。

  同為專家組評審成員的四川師范大學教授王川,多年來一直關注霍巍的考古及學術研究。在他看來,霍巍專著的出爐,是貫徹中央指示,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杰出代表。“他的這些考古發現,都是在青藏高原上辛苦發掘、總結發現的成果,正是多年的腳踏實地,才有了這樣的學術結晶,重新書寫了西藏歷史。”

  專家們認為,霍巍專著將西藏歷史、考古放在歐亞文明的大視野下,凸顯了西藏文明在亞洲文明發展中的特殊地位。這些考古成果反映了青藏高原文化與中華文化血肉相連的關系。霍巍的專著,勾勒了一個青藏高原各民族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過程。西藏考古涉及的若干重大問題,不僅事關西藏文明的產生與發展,也涉及西藏地方與中原關系的認定。這些材料證明,西藏與其周邊國家、地區各區域文明之間有著密切聯系,是“一帶一路”文化格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重要的研究成果對于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都將具有深遠影響。

  據介紹,《青藏高原考古研究》已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